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1.1.1. 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第10页 |
1.1.2. “翻转课堂”的兴起与发展 | 第10-11页 |
1.1.3. 微型学习的产生和发展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2-13页 |
1.3.2. 访谈法 | 第13页 |
1.4. 参与研究单位的介绍 | 第13页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13-14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页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1.3. 国内外微课程研究的特点 | 第15-16页 |
2.2. 理论的基础 | 第16-18页 |
2.2.1. 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 | 第16页 |
2.2.2. 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 第16页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6-17页 |
2.2.4. 联结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3.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概述 | 第18-26页 |
3.1. 小学语文微课程的优势 | 第18页 |
3.2.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目标 | 第18页 |
3.3. 小学语文微课程的要素 | 第18-19页 |
3.4.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分类 | 第19-20页 |
3.4.1. 小学语文基础微课程设计 | 第19-20页 |
3.4.2. 小学语文提高微课程设计 | 第20页 |
3.5.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注意事项 | 第20页 |
3.6.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路线 | 第20-23页 |
3.7.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步骤 | 第23-25页 |
3.7.1.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步骤 | 第23-25页 |
3.8. 小学语文微课程评价设计 | 第25-26页 |
3.8.1. 小学语文微课程评价原则 | 第25页 |
3.8.2. 小学语文微课程评价实施 | 第25-26页 |
4.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 | 第26-47页 |
4.1. 识字与写字领域微课程设计 | 第26-32页 |
4.1.1. 识字与写字领域微课程设计建议 | 第26-27页 |
4.1.2. 识字与写字领域微课程设计例举 | 第27-32页 |
4.2. 阅读领域微课程设计 | 第32-37页 |
4.2.1. 阅读领域微课程设计建议 | 第32-33页 |
4.2.2. 阅读领域微课程设计例举 | 第33-37页 |
4.3. 写作领域微课程设计 | 第37-41页 |
4.3.1. 写作领域微课程设计建议 | 第37-38页 |
4.3.2. 写作领域微课程设计例举 | 第38-41页 |
4.4. 口语交际领域微课程设计 | 第41-44页 |
4.4.1. 口语交际领域微课程设计建议 | 第41页 |
4.4.2. 口语交际领域微课程设计例举 | 第41-44页 |
4.5. 综合性学习领域微课程设计 | 第44-46页 |
4.5.1. 综合性学习领域微课程设计建议 | 第44页 |
4.5.2. 综合性学习领域微课程设计例举 | 第44-46页 |
4.6. 小学语文复习微课程设计建议 | 第46-47页 |
5. 结论和余论 | 第47-49页 |
5.1. 研究成果 | 第47页 |
5.2.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