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1.2.1 爆炸试验研究 | 第10-11页 |
1.2.2 数值模拟研究 | 第11-12页 |
1.2.3 压电智能骨料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爆炸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梁的动态响应机理 | 第14-22页 |
2.1 爆炸冲击波的产生及传播 | 第14-15页 |
2.2 爆炸冲击波的经验计算公式 | 第15-16页 |
2.2.1 超压计算公式 | 第15-16页 |
2.2.2 正压作用时间的计算公式 | 第16页 |
2.3 爆炸冲击波的反射 | 第16-18页 |
2.4 混凝土的破坏理论 | 第18-20页 |
2.4.1 混凝土裂隙的形成与发展 | 第18-19页 |
2.4.2 混凝土的破坏机理 | 第19-20页 |
2.5 钢筋混凝土梁结构的破坏机理 | 第20-21页 |
2.5.1 钢筋混凝土梁结构的破坏分析 | 第20页 |
2.5.2 钢筋混凝土梁桥结构的破坏形式 | 第20-21页 |
2.6 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T梁和箱梁的动态响应分析 | 第22-36页 |
3.1 试验方案 | 第22-25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3.1.2 试验模型 | 第22-23页 |
3.1.3 测点布置 | 第23-25页 |
3.1.4 炸药布置 | 第25页 |
3.2 试验过程 | 第25-26页 |
3.3 钢筋混凝土T梁的试验结果 | 第26-30页 |
3.3.1 T梁的应变结果分析 | 第26-29页 |
3.3.2 T梁的加速度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3.4 钢筋混凝土箱梁的试验结果 | 第30-32页 |
3.4.1 箱梁的应变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3.4.2 箱梁的加速度结果分析 | 第32页 |
3.5 钢筋混凝土T梁和箱梁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32-35页 |
3.5.1 T梁和箱梁的应变结果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3.5.2 T梁和箱梁的加速度结果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爆炸荷载下钢筋混凝土T梁和箱梁的数值模拟 | 第36-45页 |
4.1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型计算 | 第36-38页 |
4.1.1 ABAQUS简介 | 第36页 |
4.1.2 ABAQUS模型建立 | 第36-38页 |
4.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4.2.1 爆炸波的传播 | 第38-39页 |
4.2.2 应力分析 | 第39-41页 |
4.2.3 应变分析 | 第41-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基于压电智能骨料的钢筋混凝土T梁爆炸试验 | 第45-52页 |
5.1 基于压电材料的主动监测技术 | 第45-46页 |
5.2 基于能量的损伤程度判定 | 第46-47页 |
5.3 基于压电智能骨料的爆炸试验结果 | 第47-50页 |
5.3.1 智能骨料的测点布置 | 第47-48页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5.4 爆炸荷载下基于压电智能骨料的主动监测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 第50-5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53页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