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换填在兰新线沉降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既有线路基沉降分析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既有线路基病害整治工程措施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2章 兰新线工程现状 | 第14-19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4页 |
2.2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4-15页 |
2.3 地质环境条件 | 第15-18页 |
2.3.1 地形地貌 | 第15-17页 |
2.3.2 地层岩性 | 第17-18页 |
2.3.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8页 |
2.3.4 人类工程活动 | 第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兰新线典型段路基沉降变形特点及机理分析 | 第19-31页 |
3.1 兰新线典型段路基沉降特点 | 第19-24页 |
3.1.1 路基沉降的分布范围 | 第19-20页 |
3.1.2 路基沉降的特征 | 第20-24页 |
3.2 路基沉降变形的形成条件 | 第24-27页 |
3.2.1 冻胀融沉 | 第24-26页 |
3.2.2 列车动载 | 第26-27页 |
3.3 路基沉降变形的机理分析 | 第27-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路基沉降及冻害常用治理方法 | 第31-36页 |
4.1 路基沉降常用治理方法 | 第31-32页 |
4.2 既有线路基冻害常用治理方法 | 第32-34页 |
4.2.1 道床冻害防治措施 | 第32页 |
4.2.2 基床表层冻害防治措施 | 第32-34页 |
4.3 兰新线典型段路基沉降治理措施选择 | 第34-3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挖沟换填加固机理及设计参数 | 第36-60页 |
5.1 FLAC3D软件简介 | 第36-37页 |
5.2 FLAC3D计算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参数选取 | 第37-41页 |
5.2.1 路基换填方案设计 | 第37页 |
5.2.2 列车动载激振力模拟 | 第37-38页 |
5.2.3 建立FLAC3D计算模型 | 第38-40页 |
5.2.4 计算参数选取 | 第40-41页 |
5.2.5 施加边界条件 | 第41页 |
5.3 路基沉降及排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59页 |
5.3.1 换填率的影响 | 第41-50页 |
5.3.2 换填坡度影响 | 第50-53页 |
5.3.3 列车速度影响 | 第53-56页 |
5.3.4 换填深度影响 | 第56-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