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以赣粤高速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1-17页
        1.2.1 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第12-14页
        1.2.2 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4-16页
        1.2.3 文献评述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逻辑框架第17-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3 研究逻辑框架第18页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可能的贡献第18-20页
        1.4.1 研究的重难点第18-19页
        1.4.2 可能的贡献第19-20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 内部控制第20-21页
    2.2 内部控制有效性第21页
    2.3 基础理论第21-22页
        2.3.1 委托代理理论第21-22页
        2.3.2 信号传递理论第22页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第22-24页
        2.4.1 系统动力学基本观点第22-23页
        2.4.2 系统动力学应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适用性分析第23-24页
第三章 赣粤高速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第24-34页
    3.1 案例背景第24-30页
        3.1.1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及总体有效性分析第24-27页
        3.1.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行业比较分析第27-29页
        3.1.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区域比较分析第29页
        3.1.4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上市交易所比较分析第29-30页
    3.2 赣粤高速公司简介及案例选取原因第30-31页
        3.2.1 赣粤高速公司简介第31页
        3.2.2 案例公司选取原因第31页
    3.3 赣粤高速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情况第31-34页
        3.3.1 赣粤高速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第31-32页
        3.3.2 赣粤高速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及审计情况第32-34页
第四章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第34-40页
    4.1 建模目的第34页
    4.2 建模过程第34-35页
    4.3 内部控制系统的边界第35页
    4.4 内部控制子系统第35-38页
        4.4.1 董事会治理子系统第36页
        4.4.2 企业文化建设子系统第36-37页
        4.4.3 外部监督子系统第37-38页
    4.5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系统图第38-40页
第五章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第40-51页
    5.1 模型假设第40页
    5.2 变量设定第40-42页
    5.3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第42-44页
        5.3.1 运行检验第42-43页
        5.3.2 边界检验第43页
        5.3.3 历史检验第43-44页
    5.4 模型的仿真运行及分析第44-51页
        5.4.1 董事持股比例第45页
        5.4.2 独立董事比例第45-47页
        5.4.3 监事会规模以及监事会会议频率第47-48页
        5.4.4 企业文化建设仿真分析第48-49页
        5.4.5 媒体监督仿真分析第49-50页
        5.4.6 法律制度完善程度仿真分析第50-51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51-55页
    6.1 研究结论第51页
    6.2 提升赣粤高速内控有效性的建议第51-53页
        6.2.1 优化董事会结构,保持董事会独立性第52页
        6.2.2 落实监事会制度,提高监事会会议质量第52-53页
        6.2.3 强化内控管理意识,营造全员内控企业文化第53页
        6.2.4 完善内控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媒体监督职能第53页
    6.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卖空机制下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与股票定价
下一篇: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银行股价的非对称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