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及经验总结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11-18页
    一、课题来源及意义第11-12页
        (一)课题来源第11-12页
        (二)课题意义第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7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三)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16-17页
    三、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一章 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实践的历史考察第18-35页
    一、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开展的原因第18-21页
        (一)统一全党思想的需要第18-19页
        (二)指导革命实践的需要第19-20页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需要第20-21页
    二、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开展的历程第21-29页
        (一)动员发起阶段(1938.09—1939.12)第22-24页
        (二)全面开展阶段(1940.01—1942.06)第24-27页
        (三)总结深化阶段(1943.09—1945.04)第27-29页
    三、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特点第29-35页
        (一)学习制度完备第29-30页
        (二)学习原则正确第30-31页
        (三)学习方法科学第31-32页
        (四)学习形式多样第32-33页
        (五)学习教材丰富第33-35页
第二章 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第35-48页
    一、有助于纠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偏差第35-40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几次偏差第35-38页
        (二)延安时期党史学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纠偏第38-40页
    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第40-43页
        (一)延安时期党史学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第40-42页
        (二)延安时期党史学习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第42-43页
    三、有利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第43-45页
        (一)从“思想路线”概念的提出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第43-44页
        (二)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过程中的作用第44-45页
    四、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第45-48页
        (一)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得到提高第45-46页
        (二)党员干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增强第46-48页
第三章 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第48-60页
    一、必须善于从党史学习中总结经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思想滋养第48-52页
        (一)以科学的历史观对待党史学习第48-50页
        (二)在党史学习中总结经验第50-51页
        (三)在历史经验总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51-52页
    二、必须从党史学习中把握国情,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现实基础第52-56页
        (一)把握国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第53-54页
        (二)学习党史要与认识国情相结合第54-55页
        (三)在把握国情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55-56页
    三、必须在党史学习中放眼未来,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找准方向第56-60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没有终点的事业第56-57页
        (二)党史学习要放眼未来第57-58页
        (三)在党史学习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58-60页
结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县级团组织及服务功能研究--以兰州市皋兰县为例
下一篇:组织传播学视野下大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