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群众艺术馆文化治理的历史嬗变--以武汉市群众艺术馆为表达对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0页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1-17页
        (一) 民众教育馆、文化馆研究第11-12页
        (二) 文化研究第12-15页
        (三) 文化政策研究第15-16页
        (四) 文化治理研究第16-17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一) 研究思路第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四节 相关概念梳理第18-20页
        (一) 民众教育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第18-19页
        (二) 文化治理第19-20页
第二章 教化:建国前民众教育馆的文化治理第20-28页
    第一节 宣讲所展示的政治:绝对主义国家时期皇权的国家运作第20-22页
        (一) 儒学的国家思想化:以教化为先第20-21页
        (二) 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社会教育的启蒙第21-22页
    第二节 从宣讲所到民众教育馆的转变第22-26页
        (一) 圣谕宣讲所与张之洞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第22-23页
        (二) 民国初的通俗教育馆——文化馆的雏形第23-24页
        (三) 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新中国文化馆的前身第24-26页
    第三节 绝对主义国家时期民众教育馆的文化治理第26-28页
第三章 规训:集体化时期群众文化馆的文化治理第28-45页
    第一节 政治全能型时期文化政策宣示与文化馆管理第28-34页
        (一) 政治全能型时期文化馆发展的政策环境第28-32页
        (二) 政治全能型时期的文化馆管理体制第32-34页
    第二节 武汉市人民文化馆的地方性政治实践第34-43页
        (一) 地方政策环境与武汉市人民文化馆的成立第34-40页
        (二) 文化馆对国家意识形态象征的宣传第40-43页
    第三节 同构一体时期群众文化馆的文化治理第43-45页
第四章 经营:以文养文时期群众艺术馆的文化治理第45-54页
    第一节 呈现市场话语特征的文化政策与文化改革第45-49页
        (一) 经济主导型政府时期文化馆发展的政策环境第45-47页
        (二) 群众文化向公共文化的转型第47-49页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武汉市群众文化馆的文化生产与经营第49-51页
        (一) 文化馆活动领域的拓展和活动经费的支持第49-50页
        (二) 武汉市群众艺术馆的有偿服务尝试第50-51页
    第三节 有限分离时期群众艺术馆的文化治理第51-54页
第五章 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时期群众艺术馆的文化治理第54-62页
    第一节 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时期文化政策宣示与措施第54-55页
    第二节 武汉市群众艺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第55-59页
        (一)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免费开放第56-57页
        (二) 群众是“武汉之夏”的主体第57-58页
        (三) 回忆城市历史与构建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58-59页
    第三节 理性互动时期的群众艺术馆的文化治理第59-62页
第六章 群众艺术馆文化治理的历史嬗变第62-67页
    第一节 处于历史变迁中的群众艺术馆第62-65页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对现代文化治理模式的回应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介文化政治学研究
下一篇: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鬼神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