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行政复议“主渠道”定位与“司法化”改革之冷思考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一、 引言第9-14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1、 洪峰迭起:行政纠纷的爆炸式增长第9页
        2、 淤塞与干涸:纠纷化解方式的冷热不均第9-10页
        3、 迷途未尽:现代国家治理方式的缺失第10页
    (二) 研究现状第10-13页
        1、 “同质化”的研究进路第10-12页
        2、 “一边倒”的研究观点第12-13页
    (三)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 历史脉络的重新梳理第13页
        2、 主流观念的重新审视第13-14页
二、 行政复议制度的中国脸谱——一个初步的描绘第14-25页
    (一) 行政复议制度的实践脉络第14-19页
        1、 行政复议的制度建设第14-18页
        2、 一个初步的总结第18-19页
    (二) 行政复议理论的演进逻辑第19-25页
        1、 行政复议的学理梳理第19-23页
        2、 一个初步的总结第23-25页
三、 行政复议制度的域外脸谱第25-36页
    (一) 实践与变迁:行政复议域外模式之考察第25-33页
        1、 英美模式第25-28页
        2、 大陆模式第28-30页
        3、 东亚模式第30-33页
    (二) 前提与背景:行政复议域外演进之分析第33-36页
        1、 坚实的宪政背景是行政复议建立发展的基础第34-35页
        2、 强大的司法审查是行政复议有效运行的前提第35-36页
四、 行政复议中国脸谱的深度解读——基于立法史的考察第36-51页
    (一)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交织与互动——基于立法史的考察第37-44页
        1、 同生共长,紧密衔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发展趋势之考察第39-40页
        2、 从差异到接近: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立法目的演变之比较第40-41页
        3、 同构中的扩张: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制度发展之比较——以受案范围为例第41-42页
        4、 政府助推与自我实践: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发展推力之比较第42-44页
    (二) 行政复议政治功能之梳理第44-48页
        1、 防御性功能第46页
        2、 政治控制功能第46-47页
        3、 合法性证明功能第47-48页
    (三) 政治功能视角之下的行政复议嬗变第48-51页
五、 行政复议“主渠道”定位与“司法化”改革之冷思考第51-58页
    (一) 行政复议不宜定位为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第51-54页
        1、 行政复议实践中的二律背反在现实操作中难以把握第51-52页
        2、 行政复议的实践特性决定了它的公信力十分有限第52-53页
        3、 行政复议作为化解纠纷的“主渠道”并非世界通行做法第53-54页
    (二) 行政复议不宜以“司法化”作为改革方向第54-58页
        1、 “司法化”改革可能会不恰当地强化行政权第54-55页
        2、 “司法化”改革有可能影响宪政进程第55-56页
        3、 “司法化”改革将会挤压行政诉讼第56-58页
六、 我国行政纠纷解决机制应有的价值取向第58-61页
    (一) 坚守司法本位第58-59页
    (二) 尊重宪政价值第59-61页
七、 结语:无宪政,不复议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审查起诉环节退回补充侦查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