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2 国内 3S 技术的应用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 研究区概况 | 第18-20页 |
1.4.1 历史沿革 | 第18-19页 |
1.4.2 自然条件 | 第19页 |
1.4.3 交通条件 | 第19页 |
1.4.4 测区范围及测绘内容 | 第19-20页 |
2 无人机影像获取及处理 | 第20-26页 |
2.1 无人机技术组成部分 | 第20-22页 |
2.1.1 无人机 | 第20-21页 |
2.1.2 无人机导航 | 第21页 |
2.1.3 航摄仪 | 第21-22页 |
2.1.4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 第22页 |
2.2 无人机影像获取技术要求 | 第22-23页 |
2.2.1 无人机影像获取技术要求 | 第22页 |
2.2.2 像片获取技术要求 | 第22-23页 |
2.3 无人机影像技术获取流程 | 第23-24页 |
2.4 航摄资料验收及成果提供 | 第24-26页 |
3 测区外业测量 | 第26-36页 |
3.1 观测前的准备工作 | 第26-28页 |
3.1.1 设计及作业依据 | 第26页 |
3.1.2 已收集到的测绘资料 | 第26-28页 |
3.1.3 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及密度 | 第28页 |
3.2 GPS 静态观测 | 第28-31页 |
3.2.1 GPS 静态观测网形类别及要求 | 第29-30页 |
3.2.2 GPS 静态观测数据采集 | 第30-31页 |
3.3 四等水准测量 | 第31-32页 |
3.4 相片调绘和刺点 | 第32-34页 |
3.4.1 相片调绘 | 第32页 |
3.4.2 相片刺点 | 第32-34页 |
3.5 GPS-RTK 联合全站仪地形图测绘 | 第34-35页 |
3.6 外业数据提供 | 第35-36页 |
4 测区内业整理与数字化成图 | 第36-47页 |
4.1 GPS 静态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解算 | 第36-41页 |
4.1.1 GPS 静态数据解算 | 第36-41页 |
4.1.2 四等水准测量解算 | 第41页 |
4.2 JX4 数字线划图测图 | 第41-44页 |
4.2.1 光束法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系统-Geolord-AT 软件操作流程 | 第41-42页 |
4.2.2 JX4 数字线划图采图 | 第42页 |
4.2.3 地物采集 | 第42-44页 |
4.3 野外数字化测图内业成图 | 第44-45页 |
4.4 数字线划图成果转换及提供 | 第45-47页 |
5 GPS 高程拟合分析 | 第47-63页 |
5.1 变换坐标系和约束条件拟合高程 | 第47-55页 |
5.1.1 数学模型拟合 | 第47-49页 |
5.1.2 投影变换 | 第49-51页 |
5.1.3 经线平移 | 第51-53页 |
5.1.4 曲线补偿法 | 第53-55页 |
5.2 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精度验证 | 第55-63页 |
5.2.1 大地水准面精化理论基础 | 第55-60页 |
5.2.2 区域精化大地水准面精度分析 | 第60-63页 |
6 断面提取与填挖方量计算 | 第63-69页 |
6.1 DEM 断面提取 | 第63-66页 |
6.1.1 DEM 获取 | 第63-64页 |
6.1.2 断面提取 | 第64-65页 |
6.1.3 与工程软件的对比断面图 | 第65-66页 |
6.2 填挖方量计算 | 第66-69页 |
6.2.1 利用 CASS 填挖方量计算 | 第66-67页 |
6.2.2 arcGIS 填挖方量计算 | 第67-69页 |
7 结论与探讨 | 第69-72页 |
7.1 结论 | 第69-70页 |
7.2 探讨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