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猪精液保存的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1.1 人工授精技术的进展 | 第12页 |
1.2 猪精液体外保存技术 | 第12-13页 |
1.3 影响猪精液常温保存质量的因素 | 第13-16页 |
1.3.1 公猪 | 第13页 |
1.3.2 稀释方法 | 第13-14页 |
1.3.3 渗透压和pH | 第14页 |
1.3.4 抗氧化剂 | 第14-16页 |
1.4 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4.1 绿原酸的来源 | 第16-17页 |
1.4.2 绿原酸的代谢途径 | 第17页 |
1.4.3 绿原酸对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 第17-19页 |
1.4.4 绿原酸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 第19页 |
1.4.5 绿原酸的抗菌作用 | 第19-20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试验研究 | 第21-47页 |
第二章 绿原酸体外抑菌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21-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2 试验精液和细菌 | 第22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1.4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2.2.1 猪精液常温保存过程中细菌的变化 | 第23-26页 |
2.2.2 绿原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 | 第26-27页 |
2.2.3 绿原酸对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 | 第27页 |
2.3 讨论 | 第27-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绿原酸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 | 第29-3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3.1.3 统计分析 | 第3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3.2.1 绿原酸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活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2 绿原酸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活力的影响 | 第31页 |
3.2.3 绿原酸对常温保存精子运动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4 绿原酸对精子质膜完整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5 绿原酸对精子ATP含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 讨论 | 第35-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绿原酸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37-4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38页 |
4.1.3 数据分析 | 第38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4.2.1 绿原酸对精子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2 绿原酸对精液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3 绿原酸对精液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 第40页 |
4.2.4 绿原酸对精液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 讨论 | 第41页 |
4.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绿原酸对猪精液抑菌效果的研究 | 第42-47页 |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2-43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42-43页 |
5.1.2 试验方法 | 第43页 |
5.1.3 数据分析 | 第43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5.2.1 绿原酸对精液中细菌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5.2.2 绿原酸替代庆大霉素对精液常温保存的影响 | 第44-45页 |
5.2.3 绿原酸与庆大霉素联合添加对精液的影响 | 第45-46页 |
5.3 讨论 | 第46页 |
5.4 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页 |
进一步研究计划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附录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