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一) 关于中日知识分子 | 第11-13页 |
(二) 关于中日游记 | 第13-14页 |
(三) 关于王韬 | 第14-17页 |
第一章 “只一衣带水,便隔十重雾”——中日士人近代交往的开始 | 第17-26页 |
一、晚清中日士人的互访 | 第18-20页 |
二、王韬、冈千仞及其游记 | 第20-26页 |
第二章 “何妨诗酒托风流”——王韬的日本体验 | 第26-33页 |
一、壶觞之会与名士风流 | 第26-28页 |
二、城市印象与旅行感受 | 第28-31页 |
三、传统文人的近代特质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禹域观光陈时弊”——冈千仞的中国体验 | 第33-43页 |
一、城市观感及复杂心态 | 第34-40页 |
二、士人情怀与文人气质 | 第40-41页 |
三、近代角色中的传统因素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寄感慨于山河,寓讽刺于歌咏”——王韬与冈千仞的形象对比 | 第43-49页 |
一、逸游荒醉与热衷政情的形象对比 | 第43-45页 |
二、两人关注内容、游历目的的异同 | 第45-47页 |
三、性情与心态的反差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独力奋当国家颠”——边缘人的报国梦 | 第49-54页 |
一、文士性格与差序格局 | 第49-53页 |
二、边缘人的报国梦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