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縮略语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7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6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6-17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17-24页 |
1 对象 | 第17-18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7-18页 |
2 方法 | 第18-24页 |
2.1 病例分组 | 第18页 |
2.2 治疗前后检查及方法 | 第18-21页 |
2.3 治疗方法 | 第21-23页 |
2.4 治疗后随访 | 第23页 |
2.5 观察指标 | 第23页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23-24页 |
结果 | 第24-40页 |
1 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 | 第24-25页 |
2 治疗后随访情况 | 第25-40页 |
2.1 最佳矫正视力 | 第25-31页 |
2.2 眼压 | 第31-33页 |
2.3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 第33-37页 |
2.4 实验A、B组玻璃体腔注射次数的比较 | 第37页 |
2.5 病程、治疗前后BCVA、CRT及玻璃体腔注药次数之间的关系 | 第37-39页 |
2.6 随访期间不良反应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9页 |
1 RVO伴ME的病因、发病机制、激光治疗及抗VEGF治疗 | 第40-43页 |
1.1 RVO伴M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40-41页 |
1.2 RVO伴ME激光治疗 | 第41-42页 |
1.3 RVO伴ME ranibizumab治疗 | 第42-43页 |
2 视力 | 第43页 |
3 眼压 | 第43-44页 |
4 CRT | 第44-45页 |
5 玻璃体腔注射次数 | 第45-46页 |
6 术前视力、CRT、病程、视网膜灌注状态对预后的影响 | 第46-47页 |
7 ranibizumab应用于RVO伴ME的争议 | 第47页 |
8 小结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4-55页 |
综述 | 第55-72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