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2 创新点 | 第18-20页 |
2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的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 社会力量的概念 | 第20页 |
2.2 公共图书馆的概念及特点 | 第20-21页 |
2.3 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的概念 | 第21-22页 |
3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的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23页 |
3.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页 |
3.3 治理理论 | 第23-25页 |
4 合肥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分析 | 第25-40页 |
4.1 合肥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现状 | 第25-27页 |
4.1.1 公共图书馆发展概况 | 第25-26页 |
4.1.2 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的社会力量类型 | 第26页 |
4.1.3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概况 | 第26-27页 |
4.2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的驱动因素 | 第27-31页 |
4.2.1 政策的支持是重要推动力 | 第27-29页 |
4.2.2 专业化人员不足是主要因素 | 第29-30页 |
4.2.3 节约成本和提升服务水平是基本出发点 | 第30-31页 |
4.3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的内容 | 第31-32页 |
4.4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的主要方式 | 第32-38页 |
4.4.1 购买服务 | 第32-34页 |
4.4.2 PPP | 第34-35页 |
4.4.3 协同服务 | 第35-36页 |
4.4.4 志愿服务 | 第36-37页 |
4.4.5 不同方式的比较 | 第37-38页 |
4.5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的流程 | 第38-40页 |
5 合肥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 第40-45页 |
5.1 对社会力量选择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5.1.1 价格因素占主导地位导致不良竞争 | 第40-41页 |
5.1.2 缺乏对社会组织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 第41页 |
5.1.3 报酬给付机制激励性不足 | 第41-42页 |
5.2 服务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5.2.1 行业发展不成熟 | 第42-43页 |
5.2.2 评估机制不科学 | 第43页 |
5.2.3 需求反馈机制不完善 | 第43-45页 |
6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的建议 | 第45-50页 |
6.1 改变低价观念,重视服务质量 | 第45页 |
6.2 严把评审环节,加强实地考察 | 第45-46页 |
6.3 建立弹性支付方式,增强报酬的激励性 | 第46-47页 |
6.4 制定鼓励政策,建立行业协会 | 第47-48页 |
6.5 创新评估模式,全流程引入第三方机构 | 第48页 |
6.6 明确角色定位,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决策机制 | 第48-5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