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页 |
| 1 前言 | 第9-2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对硝基苯酚废水的性质、来源及危害 | 第10-11页 |
| 1.2.1 对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 | 第10页 |
| 1.2.2 对硝基苯酚的来源及危害 | 第10-11页 |
| 1.3 对硝基苯酚废水的处理现状 | 第11-19页 |
| 1.3.1 物理法 | 第11-12页 |
| 1.3.2 生物法 | 第12-13页 |
| 1.3.3 化学法 | 第13-18页 |
| 1.3.4 联合工艺 | 第18-19页 |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9-20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 2.1 试验主要材料和装置 | 第20-23页 |
| 2.1.1 试验试剂 | 第20页 |
| 2.1.2 试验仪器 | 第20页 |
| 2.1.3 试验装置 | 第20-23页 |
| 2.2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 2.2.1 PNP模拟废水的配制 | 第23页 |
| 2.2.2 单独电化学氧化法处理PNP模拟废水的试验方法 | 第23页 |
| 2.2.3 单独纳米TiO_2光催化法处理PNP模拟废水的试验方法 | 第23页 |
| 2.2.4 电化学氧化-纳米TiO_2光催化联合工艺处理PNP模拟废水的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 2.3 分析方法 | 第24-2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0页 |
| 3.1 单独电化学氧化处理PNP模拟废水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 3.1.1 pH的影响 | 第26-27页 |
| 3.1.2 PNP模拟废水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 3.1.3 极板间距的影响 | 第28-29页 |
| 3.1.4 单独电化学氧化处理PNP模拟废水最佳条件及分析 | 第29页 |
| 3.2 纳米TiO_2光催化处理对PNP模拟废水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9-32页 |
| 3.2.1 纳米TiO_2投加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 3.2.2 pH的影响 | 第30-31页 |
| 3.2.3 PNP模拟废水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 3.2.4 纳米TiO_2光催化处理对PNP模拟废水试验最佳条件及分析 | 第32页 |
| 3.3 联合工艺处理PNP模拟废水结果与分析 | 第32-39页 |
| 3.3.1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2-34页 |
| 3.3.2 单因素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39页 |
| 3.3.3 最佳试验条件及分析 | 第39页 |
| 3.4 组合工艺与单独工艺对比 | 第39-40页 |
| 4 讨论 | 第40-42页 |
| 4.1 纳米TiO_2光催化处理PNP模拟废水中PNP去除率的探讨 | 第40页 |
| 4.2 电化学氧化-纳米TiO_2光催化联合工艺协同效应的探讨 | 第40页 |
| 4.3 最佳极板间距的探讨 | 第40-42页 |
| 5 结论 | 第42-43页 |
| 6 本研究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43-44页 |
| 6.1 研究创新 | 第43页 |
| 6.2 研究不足 | 第43-44页 |
| 7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 8 致谢 | 第51-52页 |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