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9-20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三)研究问题 | 第10页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20-2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1-22页 |
(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22-25页 |
(四)研究的效度和伦理 | 第25-27页 |
三、M教师区域活动实践性知识的内容构成 | 第27-49页 |
(一)教育信念 | 第27-30页 |
(二)区域活动设置的相关知识 | 第30-39页 |
(三)幼儿的知识 | 第39-43页 |
(四)自我知识 | 第43-47页 |
(五)教育情境知识 | 第47-49页 |
四、M教师区域活动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影响因素 | 第49-56页 |
(一) 教师个人因素 | 第49-53页 |
(二) 幼儿园环境因素 | 第53-56页 |
五、M教师区域活动实践性知识的生成途径 | 第56-69页 |
(一)基于个人生活经验的独特建构 | 第56-63页 |
(二)区域活动中问题解决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 | 第63-66页 |
(三)围绕教育目标、幼儿兴趣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 | 第66-67页 |
(四)学习共同体中的意义协商 | 第67-69页 |
六、促进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教育建议 | 第69-72页 |
(一)洞察生活经验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并从中寻求自我认同 | 第69页 |
(二)注重区域活动中问题解决经验的积累 | 第69-70页 |
(三)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 | 第70页 |
(四)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 | 第77-85页 |
附录一:M教师访谈提纲 | 第77-78页 |
附录二:保育员、配班老师访谈提纲 | 第78-79页 |
附录三:幼儿的访谈提纲 | 第79-80页 |
附录四:教学园长访谈提纲 | 第80-81页 |
附录五:图片资料 | 第81-85页 |
后记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