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基本框架 | 第16页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6页 |
1.3.2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6页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第18页 |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 | 第18-19页 |
2.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 | 第19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2.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第19-20页 |
2.2.2 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论 | 第20-21页 |
2.2.3 系统论相关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价值 | 第22-26页 |
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理论价值 | 第22-23页 |
3.1.1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发展 | 第22页 |
3.1.2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 第22-23页 |
3.1.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第23页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实践价值 | 第23-26页 |
3.2.1 为教育内容的具体实施指明新的方向 | 第23-24页 |
3.2.2 为立德树人的全面贯彻提供践行参照 | 第24页 |
3.2.3 为教育对象的素质培养给予具体指导 | 第24-26页 |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实质 | 第26-33页 |
4.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优化的目标 | 第26-29页 |
4.1.1 优化政治教育内容目标培养真正的“政治人” | 第27页 |
4.1.2 优化思想教育内容目标培养真正的“思想者” | 第27-28页 |
4.1.3 优化道德教育内容目标培养真正的“道德人” | 第28页 |
4.1.4 优化法纪教育内容目标培养真正的“法律人” | 第28-29页 |
4.1.5 优化心理教育内容目标培养真正的“心理健康人” | 第29页 |
4.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原则 | 第29-31页 |
4.2.1 内容要素整体化以构建教育的系统性 | 第30页 |
4.2.2 内容结构层次化以形成教育的渐进性 | 第30-31页 |
4.2.3 内容结构有序化以实现教育的合理性 | 第31页 |
4.3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外延要素 | 第31-33页 |
4.3.1 生态文明教育 | 第32页 |
4.3.2 国家安全教育 | 第32页 |
4.3.3 创新创业教育 | 第32-33页 |
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具体实现 | 第33-41页 |
5.1 全面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优化 | 第33-35页 |
5.1.1 以爱国情怀优化政治教育内容 | 第33-34页 |
5.1.2 以核心价值观优化思想教育内容 | 第34页 |
5.1.3 以“主体理性”优化道德教育内容 | 第34页 |
5.1.4 以“法纪经验”优化法纪教育内容 | 第34-35页 |
5.1.5 以主流人格优化心理教育内容 | 第35页 |
5.2 全程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 | 第35-37页 |
5.2.1 规划内容要素应凸显系统性 | 第35-36页 |
5.2.2 实施内容要素应体现层次化 | 第36-37页 |
5.2.3 优化内容结构应注重实效化 | 第37页 |
5.3 全员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 | 第37-41页 |
5.3.1 扩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 | 第37-38页 |
5.3.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质量 | 第38-40页 |
5.3.3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 第40-41页 |
6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