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活性污泥过程关键性问题及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5页
        1.1.1 课题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 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与模型概述第15-19页
        1.2.1 污水处理工艺过程及分类第15-17页
        1.2.2 活性污泥机理模型第17-19页
    1.3 活性污泥过程中主要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1 ASM1参数估计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2 溶解氧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0页
        1.3.3 出水水质BOD5检测问题及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第21-22页
第2章 活性污泥过程机理模型建立与分析第22-35页
    2.1 活性污泥过程ASM1模型描述第22-26页
        2.1.1 ASM1机理模型组分第22-23页
        2.1.2 ASM1机理模型的8个反应子过程第23-25页
        2.1.3 各组分的反应速率第25-26页
    2.2 基准仿真模型BSM1描述第26-32页
        2.2.1 生化池模型第26-27页
        2.2.2 BSM1模型二沉池第27-30页
        2.2.3 BSM1模型性能评价指标第30-32页
    2.3 BSM1基准仿真平台测试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ASM1模型参数估计第35-47页
    3.1 布谷鸟搜索算法第35-37页
    3.2 改进的布谷鸟搜索算法第37-42页
        3.2.1 发现概率pa的动态变化策略第37页
        3.2.2 步长的动态变化策略第37页
        3.2.3 改进的CS算法实现步骤第37-38页
        3.2.4 仿真实验第38-42页
    3.3 ICS算法在ASM1参数估计中的应用第42-44页
    3.4 仿真实验第44-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基于RBFPID的溶解氧控制器设计第47-59页
    4.1 RBF神经网络第47-53页
        4.1.1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算法第49-50页
        4.1.2 RBFPID控制器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第50-53页
    4.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53-58页
        4.2.1 跟踪性能测试 1第53-54页
        4.2.2 跟踪性能测试 2第54-55页
        4.2.3 抗干扰性能测试第55-57页
        4.2.4 控制器评价指标第57-58页
        4.2.5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第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基于ICS优化极限学习机的BOD_5软测量建模第59-70页
    5.1 极限学习机第59-60页
    5.2 极限学习机原理第60-62页
    5.3 基于ICS优化极限学习机的BOD_5软测量模型第62页
    5.4 实验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第62-65页
        5.4.1 实验数据的获取第62-63页
        5.4.2 实验数据处理第63-65页
    5.5 仿真研究第65-69页
    5.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80页
附录B0 MATLAB中建立的BSM1模型第80-81页
附表B1 ASM1中各子过程的化学计量数一览表第81-82页
附表B2 CS算法实现的伪代码第82-83页
附表B3 ICS算法实现的伪代码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面向大气污染指数分析的时空协同克里金插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