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品种论文

牦牛脂肪代谢对饲粮能量水平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9-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1 文献综述第14-22页
        1.1 青藏高原地区牦牛生产概况第14-15页
        1.2 反刍动物瘤胃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互作关系第15-17页
        1.3 挥发性脂肪酸产生和转运第17-19页
        1.4 动物机体脂肪代谢第19-22页
    2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第22-24页
        2.1 研究目的第22页
        2.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2.3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第24-3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1.1 试验地点第24页
        1.2 试验设计第24页
        1.3 试验饲粮第24页
        1.4 饲养管理第24-26页
        1.5 样品采集第26页
        1.6 样品分析与方法第26-27页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7-29页
        2.1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第27-28页
        2.2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第28页
        2.3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血清中激素含量的影响第28-29页
        2.4 经济效益分析第29页
    3 讨论第29-31页
        3.1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第29-30页
        3.2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血液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的影响第30-31页
    4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微生物多样性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吸收转运的影响第32-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7页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第32页
        1.2 样品采集第32页
        1.3 样品分析方法第32-37页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2.1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第37页
        2.2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37-41页
        2.3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上皮挥发性脂肪酸转运载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41页
        2.4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上皮VFA转运载体蛋白质表达量的影响第41-42页
    3 讨论第42-45页
        3.1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第42-43页
        3.2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43-44页
        3.3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上皮挥发性脂肪酸转运载体的影响第44-45页
    4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肝脏、皮下脂肪及背最长肌中脂肪代谢的影响第46-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50页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第46页
        1.2 样品采集第46页
        1.3 样品分析与方法第46-50页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58页
        2.1 饲粮能量水平对肝脏中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第50-51页
        2.2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肝脏中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51-53页
        2.3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皮下脂肪中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第53页
        2.4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皮下脂肪中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53-55页
        2.5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背最长肌中脂肪酸分布的影响第55-56页
        2.6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背最长肌中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56-57页
        2.7 牦牛背最长肌中脂肪合成基因和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57-58页
    3 讨论第58-60页
        3.1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肝脏和皮下脂肪中脂代谢的影响第58-59页
        3.2 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背最长肌中脂肪沉积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第59-60页
    4 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2页
    1 结论第61页
    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度与密度对绵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羊舍环境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的营养价值及饲喂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