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8页 |
1.1 多酸简介 | 第12页 |
1.2 源于多酸的固体材料电解水研究进展 | 第12-23页 |
1.2.1 多酸衍生的固体材料电解水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1.2.1.1 碳化物 | 第13-15页 |
1.2.1.2 磷化物 | 第15-16页 |
1.2.1.3 硫化物 | 第16-17页 |
1.2.1.4 氮化物 | 第17-18页 |
1.2.1.5 异质结复合材料 | 第18-21页 |
1.2.2 多酸本体材料电解水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3 多酸基固体材料在非均相催化中的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1.4 选题依据和目的 | 第26页 |
1.5 实验试剂和测试手段 | 第26-28页 |
1.5.1 试剂 | 第26页 |
1.5.2 测试手段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源于多酸的双金属磷化物纳米晶CoMoP@C用于电解水产氢研究 | 第28-59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33页 |
2.2.1 材料 | 第29-30页 |
2.2.2 样品制备 | 第30页 |
2.2.3 测试方法 | 第30-32页 |
2.2.4 理论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57页 |
2.3.1 CoMoP@C的合成讨论和物理表征 | 第33-37页 |
2.3.2 CoMoP@C在0.5MH_2SO_4溶液中电催化产氢性能 | 第37-43页 |
2.3.3 CoMoP@C在全pH电解液中的电催化产氢性能 | 第43-50页 |
2.3.4 CoMoP@C的质子吸附性能对产氢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2.3.5 过渡金属离子和电解液离子强度对CoMoP@C产氢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2.3.6 CoMoP@C在模拟海水和真实海水中的产氢性能 | 第53-56页 |
2.3.7 理论计算研究 | 第56-57页 |
2.4 小结 | 第57-59页 |
第三章 源于多酸的Ni/WC@NC复合纳米材料用于电解水产氢及加氢还原催化研究 | 第59-91页 |
3.1 引言 | 第59-6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3.2.1 材料 | 第60页 |
3.2.2 样品制备 | 第60-61页 |
3.2.3 测试方法 | 第61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1-74页 |
3.3.1 Ni/WC@NC的合成讨论和物理表征 | 第61-66页 |
3.3.2 Ni/WC@NC在0.5MH_2SO_4溶液中电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第66-73页 |
3.3.3 Ni/WC@NC在全pH范围下电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第73-74页 |
3.4 Ni/WC@NC的加氢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催化反应研究 | 第74-90页 |
3.4.1 催化反应方法 | 第75页 |
3.4.2 Ni/WC@NC催化分解水合肼产氢和硝基苯加氢还原性能研究 | 第75-86页 |
3.4.3 Ni/WC@NC催化硝基苯选择性还原理论计算分析 | 第86-89页 |
3.4.4 Ni/WC@NC催化硝基苯选择性还原性质小结 | 第89-90页 |
3.5 小结 | 第90-91页 |
第四章 多酸基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材料的构筑及非均相催化性能研究 | 第91-133页 |
4.1 引言 | 第91-92页 |
4.2 多酸基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材料的构筑及非均相催化脱硫 | 第92-115页 |
4.2.1 化合物1-3的合成 | 第92-93页 |
4.2.2 化合物1-3的结构描述 | 第93-101页 |
4.2.2.1 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 | 第93-94页 |
4.2.2.2 化合物1-3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94-101页 |
4.2.3 化合物1-3的物理表征 | 第101-104页 |
4.2.3.1 红外光谱(IR) | 第101-102页 |
4.2.3.2 热重分析(TG) | 第102页 |
4.2.3.3 X射线粉末衍射结构分析(XRD) | 第102-104页 |
4.2.4 化合物1-3的氧化脱硫催化性能研究 | 第104-114页 |
4.2.5 小结 | 第114-115页 |
4.3 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构筑及烯烃选择性氧化催化性能研究 | 第115-132页 |
4.3.1 化合物4-5的合成 | 第115-116页 |
4.3.2 化合物4-5的结构描述 | 第116-123页 |
4.3.2.1 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 | 第116页 |
4.3.2.2 化合物4-5的结构描述 | 第116-123页 |
4.3.3 化合物4-5的物理表征 | 第123-124页 |
4.3.3.1 红外光谱(IR) | 第123页 |
4.3.3.2 热重分析(TG) | 第123页 |
4.3.3.3 X射线粉末衍射结构分析(XRD) | 第123-124页 |
4.3.4 化合物4-5的烯烃氧化催化性能研究 | 第124-131页 |
4.3.5 小结 | 第131-132页 |
4.4 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