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茄果类病虫害论文--番茄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抗药性机制及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5页
前言第16-18页
第一章 番茄灰霉病致病菌研究进展(文献综述)第18-36页
    1.1 番茄灰霉病菌概述第18-21页
        1.1.1 番茄灰霉病菌发生规律和侵染循环第19-21页
        1.1.2 番茄灰霉病菌危害症状第21页
    1.2 番茄灰霉病菌致病机理第21-25页
        1.2.1 番茄灰霉病菌致病相关酶和基因第22-23页
        1.2.2 番茄灰霉病菌致病相关毒素第23-24页
        1.2.3 番茄灰霉病病菌致病过程的信号转导途径第24-25页
    1.3 番茄灰霉病病菌防治研究第25-28页
        1.3.1 化学防治第25-26页
        1.3.2 生物防治第26-28页
    1.4 番茄灰霉病病菌抗药性研究第28-33页
        1.4.1 灰葡萄孢抗药性发生概况第28-29页
        1.4.2 灰葡萄孢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的抗药性第29-33页
    1.5 番茄灰霉病病菌抗药性菌株的快速检测第33-35页
    1.6 论文立题依据和设计思路第35-36页
第二章 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现状第36-45页
    2.1 试验材料第36-37页
    2.2 试验方法第37-38页
        2.2.1 菌株的分离纯化第37页
        2.2.2 含药培养基的配制第37页
        2.2.3 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敏感性的测定第37-38页
        2.2.4 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抗性指数的测定及其抗性水平的划分第3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8-44页
        2.3.1 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及抗性指数测定第38-41页
        2.3.2 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水平、频率及分布第41-42页
        2.3.3 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水平的系统聚类分析第42-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45-54页
    3.1 试验材料第45页
    3.2 试验方法第45-47页
        3.2.1 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对温度敏感性的测定第45-46页
        3.2.2 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速率的测定第46页
        3.2.3 番茄灰霉病菌产孢量与孢子萌发率的测定第46页
        3.2.4 番茄灰霉病菌微观形态的观察第46页
        3.2.5 番茄灰霉病菌致病力的测定第46-47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3.3.1 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敏感及抗性菌株菌丝生长对温度的敏感性第47页
        3.3.2 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敏感及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第47-48页
        3.3.3 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敏感及抗性菌株的产孢量与孢子萌发率第48-49页
        3.3.4 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敏感及抗性菌株的微观形态第49-51页
        3.3.5 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敏感及抗性菌株的致病力第51-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机制研究第54-60页
    4.1 试验材料第54-55页
    4.2 试验方法第55-56页
        4.2.1 番茄灰霉病菌DNA的提取第55页
        4.2.2 番茄灰霉病菌BcOS1基因片段的PCR引物设计第55页
        4.2.3 番茄灰霉病菌BcOS1基因片段的PCR反应条件第55-56页
        4.2.4 番茄灰霉病菌BcOS1基因片段的测序及分析第5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6-58页
        4.3.1 番茄灰霉病菌BcOS1基因片段的PCR扩增与测序第56-57页
        4.3.2 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敏感及抗性菌株的BcOS1基因片段分析第57-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抗药性菌株的LAMP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第60-68页
    5.1 试验材料第60页
    5.2 试验方法第60-62页
        5.2.1 番茄灰霉病菌DNA的提取第60页
        5.2.2 引物设计第60-61页
        5.2.3 LAMP反应体系条件优化第61页
        5.2.4 LAMP反应体系的确立和验证第61-62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62-67页
        5.3.1 LAMP引物特异性检测第62页
        5.3.2 LAMP反应体系的优化第62-66页
        5.3.3 LAMP反应体系的确立及验证第66-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68-72页
    6.1 结论第68-70页
        6.1.1 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现状第68-69页
        6.1.2 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抗药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69页
        6.1.3 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抗药性机制研究第69-70页
        6.1.4 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抗药性菌株的LAMP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第70页
    6.2 讨论第70-72页
        6.2.1 关于辽宁省番茄灰霉病病菌对腐霉利抗药性的讨论第70-71页
        6.2.2 关于抗药性菌株LAMP快速检测体系建立的讨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2页
附图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西地区引种野杏枝条解剖结构与抗寒生理特性关系研究
下一篇:蓝莓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