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1.立题依据 | 第13-14页 |
2.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本草考证及文献研究 | 第16-25页 |
1.陈皮本草考证 | 第16-18页 |
2.中药陈皮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8-24页 |
3.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陈皮商品药材调查 | 第25-28页 |
1.市场流通调查 | 第25页 |
2.产地调查 | 第25-27页 |
3.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陈皮药材品质评价研究 | 第28-88页 |
1.药材性状研究 | 第28-31页 |
1.1 实验药材 | 第28页 |
1.2 药材性状 | 第28-30页 |
1.3 小结 | 第30-31页 |
2.化学品质评价研究 | 第31-81页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1-33页 |
2.2 黄酮类成分比较研究 | 第33-43页 |
2.3 生物碱类成分比较研究 | 第43-48页 |
2.4 挥发性成分比较研究 | 第48-64页 |
2.5 陈皮药材HPLC指纹图谱硏究 | 第64-80页 |
2.6 化学成分聚类分析 | 第80-81页 |
2.7 小结 | 第81页 |
3.主要药效学初步对比研究 | 第81-88页 |
3.1 祛痰作用对比研究 | 第81-83页 |
3.2 对兔离体肠肌运动的影响 | 第83-87页 |
3.3 小结 | 第87-88页 |
第四章 陈皮药材品种识别与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 第88-115页 |
1.基于颜色客观化的陈皮药材鉴别研究 | 第88-98页 |
1.1 实验仪器及样品 | 第88-89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89-90页 |
1.3 基于陈皮不同品种色泽特征参数的判别模型研究 | 第90-98页 |
1.4 小结 | 第98页 |
2.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陈皮药材品种识别研究 | 第98-103页 |
2.1 仪器与药材 | 第99-100页 |
2.2 陈皮药材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 第100-103页 |
2.3 小结 | 第103页 |
3.陈皮药材中黄酮类成分含量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建立 | 第103-115页 |
3.1 实验样品 | 第103-105页 |
3.2 陈皮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105-106页 |
3.3 陈皮药材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 第106页 |
3.4 陈皮中三种黄酮类成分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106-114页 |
3.5 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15-119页 |
1.结论 | 第115-118页 |
2.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18页 |
3.不足与展望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4页 |
文献综述 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4-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