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本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包装印刷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1.1.2 瓦楞纸柔版印刷机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1.3 瓦楞纸柔版印刷机的优越性 | 第10-11页 |
1.2 无轴印刷机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伺服控制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瓦楞纸柔版印刷机伺服电机同步控制方法 | 第14-24页 |
2.1 瓦楞纸柔版印刷机同步的意义 | 第15页 |
2.2 伺服电机同步控制理论 | 第15-19页 |
2.2.1 同步控制概念 | 第15-17页 |
2.2.2 伺服电机同步运动跟随法 | 第17-18页 |
2.2.3 伺服电机同步运动虚轴法 | 第18-19页 |
2.3 伺服电机同步控制方案 | 第19-23页 |
2.3.1 罗克韦尔伺服系统在瓦楞纸柔版无轴印刷机上的应用 | 第19-20页 |
2.3.2 贝加莱伺服系统在瓦楞纸柔版无轴印刷机上的应用 | 第20-21页 |
2.3.3 西门子伺服系统在瓦楞纸柔版无轴印刷机上的应用 | 第21-22页 |
2.3.4 施耐德伺服系统在瓦楞纸柔版无轴印刷机上的应用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瓦楞纸柔版印刷机同步控制应用方案 | 第24-34页 |
3.1 瓦楞纸柔版印刷机PLC逻辑控制 | 第25-27页 |
3.2 瓦楞纸无轴印刷机伺服运动控制 | 第27-32页 |
3.2.1 伺服控制器选型 | 第28-30页 |
3.2.2 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选型 | 第30-31页 |
3.2.3 编码器选型 | 第31-32页 |
3.3 无轴印刷机人机界面控制部分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瓦楞纸柔版印刷机伺服同步控制过程 | 第34-54页 |
4.1 无轴印刷机伺服控制系统UMAC介绍 | 第34-42页 |
4.1.1 伺服控制器软件调试 | 第34-36页 |
4.1.2 在UMAC软件建立坐标系 | 第36-37页 |
4.1.3 通过UMAC调整伺服参数 | 第37-42页 |
4.2 电机归零 | 第42-46页 |
4.2.1 机器归零的MARK信号和传感器信号 | 第42-43页 |
4.2.2 送纸机的原点定义 | 第43-44页 |
4.2.3 印刷机的原点定义 | 第44-46页 |
4.3 整机启动 | 第46-49页 |
4.3.1 运动程序启动 | 第47页 |
4.3.2 送纸机启动参数 | 第47-49页 |
4.3.3 印刷机启动参数 | 第49页 |
4.4 相位调整 | 第49-51页 |
4.5 印刷机停止信号 | 第51-52页 |
4.6 关于UMAC控制器手动应用 | 第52-53页 |
4.7 伺服调试程序的不足 | 第53-54页 |
第5章 瓦楞纸柔版印刷机投产运行 | 第54-60页 |
5.1 选择合适的印刷材料 | 第54-55页 |
5.1.1 选择合适的印刷纸板 | 第54-55页 |
5.1.2 选择合适的水性油墨 | 第55页 |
5.2 印刷时参数调整 | 第55-56页 |
5.3 伺服电机动态特性 | 第56-57页 |
5.4 印刷产品质量分析 | 第57-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0页 |
6.2 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60-61页 |
6.3 未来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