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通航建筑物与助航设备论文--船闸论文--船闸尺度与构造论文

大型超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型式试验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8-12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2-13页
2 基本资料第13-14页
    2.1 特征水位及水位组合第13页
    2.2 设计船型、船队尺度第13-14页
3 输水系统型式选择第14-18页
    3.1 依托工程的背景第14页
    3.2 输水系统型式选择第14-18页
4 物理模型设计第18-28页
    4.1 模型设计与制作第18页
    4.2 试验研究受控标准第18-22页
    4.3 试验仪器设备的研制第22-28页
        4.3.1 船舶(队)系缆力测量系统的研制第22-23页
        4.3.2 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及率定设备的研制第23-25页
        4.3.3 船闸阀门控制系统的研制第25-28页
5 四区段盖板消能(第二分流口立体分流)方案成果分析第28-63页
    5.1 输水系统布置第28-34页
    5.2 灌泄水水力特性第34-47页
        5.2.1 试验工况第34页
        5.2.2 输水系统流量系数和阻力系数第34-35页
        5.2.3 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灌泄水水力特性第35-42页
        5.2.4 单边运行方式下的灌泄水水力特性第42-46页
        5.2.5 灌水阀门上游检修门井水位第46-47页
    5.3 输水系统廊道压力特性第47-55页
        5.3.1 测点布置第47-48页
        5.3.2 正常运行方式下输水廊道压力特性第48-54页
        5.3.3 单边运行方式下输水廊道压力特性第54-55页
    5.4 闸室内船舶(队)停泊条件第55-57页
    5.5 闸室内船舶(队)停泊条件的优化第57-62页
        5.5.1 优化措施第57-58页
        5.5.2 优化布置闸室船舶(队)停泊条件第58-62页
    5.6 小结第62-63页
6 四区段盖板消能(第二分流口水平自分流)方案成果分析第63-95页
    6.1 输水系统布置第63-68页
    6.2 灌泄水水力特性第68-76页
        6.2.1 正常运行方式灌泄水水力特性第68-74页
        6.2.2 单边运行方式灌泄水水力特性第74-76页
    6.3 输水系统廊道压力特性第76-90页
        6.3.1 测点布置第76-78页
        6.3.2 正常运行方式下输水廊道压力特性第78-84页
        6.3.3 单边运行方式下输水廊道压力特性第84-90页
    6.4 闸室内船舶(队)停泊条件第90-94页
    6.5 小结第94-95页
7 两区段明沟消能方案成果分析第95-120页
    7.1 输水系统布置第95-100页
    7.2 灌泄水水力特性第100-105页
        7.2.1 输水系统流量系数第100页
        7.2.2 正常运行方式灌泄水水力特性第100-105页
    7.3 输水系统廊道压力特性第105-114页
        7.3.1 测点布置第105-107页
        7.3.2 正常运行方式下输水廊道压力特性第107-112页
        7.3.3 单边运行方式下输水廊道压力特性第112-114页
    7.4 闸室内船舶(队)停泊条件第114-119页
    7.5 小结第119-120页
结论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矿砂码头流动式装船机设计研究
下一篇:敞开式岩石隧道掘进机动力系统分析与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