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中PPP模式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7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20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6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6-20页
        1.2.3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第20页
    1.3 核心概念界定第20-23页
        1.3.1 智慧城市第20-21页
        1.3.2 PPP模式第21-23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3-25页
        1.4.1 研究思路第23-24页
        1.4.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第25-27页
        1.5.1 研究创新第25页
        1.5.2 研究不足第25-27页
2 智慧城市建设中PPP模式应用的理论基础第27-31页
    2.1 公共物品理论第27-28页
        2.1.1 核心理论第27页
        2.1.2 理论应用第27-28页
    2.2 公共选择理论第28-29页
        2.2.1 核心理论第28页
        2.2.2 理论应用第28-29页
    2.3 政府失灵理论第29-30页
        2.3.1 核心理论第29页
        2.3.2 理论应用第29-30页
    2.4 项目区分理论第30-31页
        2.4.1 核心理论第30页
        2.4.2 理论应用第30-31页
3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PPP模式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31-43页
    3.1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第31-32页
        3.1.1 试点改革阶段(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第31页
        3.1.2 规范发展阶段(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第31-32页
        3.1.3 深入推进阶段(2015年12月至今)第32页
    3.2 智慧城市建设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32-36页
        3.2.1 智慧城市建设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第33-34页
        3.2.2 智慧城市建设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第34-36页
    3.3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PPP模式运用的现状第36-43页
        3.3.1 我国智慧城市PPP项目基本建设情况第36-40页
        3.3.2 我国智慧城市PPP模式相关政策体系第40-43页
4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PPP模式应用的实践探索第43-55页
    4.1 案例一:合肥高新区智慧城市管理运营项目第44-48页
        4.1.1 合肥高新区智慧城市PPP模式基本情况第44-45页
        4.1.2 项目创新第45-46页
        4.1.3 潜在风险第46-48页
    4.2 案例二:银川市智慧城市PPP项目第48-50页
        4.2.1 银川市智慧城市PPP模式基本情况第48-49页
        4.2.2 项目意义第49-50页
    4.3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应用PPP模式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第50-55页
        4.3.1 经验第50-51页
        4.3.2 问题与挑战第51-55页
5 智慧城市建设中PPP模式应用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第55-63页
    5.1 发达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应用PPP模式的实践第55-60页
        5.1.1 德国柏林第56-57页
        5.1.2 西班牙巴塞罗那第57-58页
        5.1.3 韩国釜山第58-60页
    5.2 智慧城市建设应用PPP模式的经验第60-61页
        5.2.1 多层次的组织机制第60页
        5.2.2 创新化的运营管理第60-61页
        5.2.3 多元化的融资方式第61页
    5.3 启示第61-63页
6 我国智慧城市项目应用PPP的优化建议第63-71页
    6.1 制度层面第63-65页
        6.1.1 统筹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第63-64页
        6.1.2 完善政策体系与法律保障第64-65页
    6.2 技术层面第65-71页
        6.2.1 灵活选择PPP模式第65-66页
        6.2.2 规范选择合作伙伴第66-67页
        6.2.3 建立风险控制机制第67-68页
        6.2.4 完善考核评价保障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后记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TIL视角下互联通公司客户满意度提升研究
下一篇:金华移动流量业务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