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定价权研究
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 城市公共交通定价权及其理论依据 | 第8-14页 |
(一) 城市公共交通定价权的含义 | 第8-9页 |
(二) 城市公共交通定价权的历史演变 | 第9-10页 |
(三) 城市公共交通定价权的理论依据 | 第10-14页 |
1、 价格理论 | 第10-11页 |
2、 所有权理论 | 第11页 |
3、 城市公共交通优化理论 | 第11-12页 |
4、 公益理论 | 第12-14页 |
二、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政府定价的法律分析 | 第14-19页 |
(一) 城市公共交通价格制定权的法规定现状 | 第14-15页 |
1、 价格法规定的公共交通定价权 | 第14-15页 |
2、 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的公共交通定价权 | 第15页 |
(二) 城市公共交通价格由政府制定的优势 | 第15-16页 |
1、 政府具有资源优势 | 第16页 |
2、 政府定价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 | 第16页 |
(三) 政府单一享有城市公共交通价格制定权的不足 | 第16-19页 |
三、 城市公共交通定价权的分类定位的必然性 | 第19-23页 |
(一) 分类定位的概念 | 第19-20页 |
(二) 城市公共交通定价权的分类定位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1、 增进社会公益的必然要求 | 第20-21页 |
2、 城市公共交通体制运行的必然要求 | 第21页 |
3、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 | 第21页 |
(三) 城市公共交通定价权的分类定位的可行性 | 第21-23页 |
1、 市场竞争机制已经建立 | 第21-22页 |
2、 国家政策支持 | 第22-23页 |
四、 城市公共交通定价权的法律调整 | 第23-31页 |
(一) 定价权由政府和经营主体行使的应然结构 | 第23-26页 |
1、 公交车的定价权结构 | 第23-24页 |
2、 出租车的定价权结构 | 第24页 |
3、 轨道交通的定价权结构 | 第24-25页 |
4、 轮渡的定价权结构 | 第25-26页 |
(二) 完善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定价权的对策 | 第26-31页 |
1、 修改《价格法》的有关条款 | 第26-27页 |
2、 规范政府定价过程 | 第27-28页 |
3、 加强客运企业自主定价的规制 | 第28-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谢辞 | 第34-35页 |
个人简历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