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 MY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1 转录因子的概念 | 第13页 |
1.2 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 | 第13-15页 |
1.3 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 | 第15页 |
1.4 MYB的发现 | 第15-18页 |
2 电子克隆 | 第18-21页 |
2.1 电子克隆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2.2 电子克隆的方法步骤 | 第19-20页 |
2.3 电子克隆的优缺点 | 第20页 |
2.4 电子克隆的前景 | 第20-21页 |
3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3.1 立题依据 | 第21-22页 |
3.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红肉苹果MpMYBPA1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功能验证 | 第23-4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4-29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1.2 方法 | 第24页 |
1.3 MpMYBPA1克隆与序列测定 | 第24-25页 |
1.4 MpMYBPA1在不同温度、激素、不同苹果组织中的表达 | 第25-26页 |
1.5 MpMYBPA1融合蛋白在洋葱细胞表皮亚细胞定位 | 第26-28页 |
1.6 MpMYBPA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28页 |
1.7 农杆菌介导MpMYBPA1转化烟草 | 第28-29页 |
1.8 转MpMYBPA1基因烟草的分子检测 | 第29页 |
2 结果分析 | 第29-39页 |
2.1 红肉苹果MpMYBPA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9-31页 |
2.2 MpMYBPA1的分子进化树 | 第31-32页 |
2.3 MpMYBPA1蛋白的二级及三级结构的预测 | 第32-33页 |
2.4 MpMYBPA1基因在红肉苹果中的表达分析 | 第33-36页 |
2.5 MpMYBPA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36-37页 |
2.6 转MpMYBPA1基因烟草的获得 | 第37-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三章 红肉苹果MpMYB5B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功能验证 | 第41-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1.2 方法 | 第42页 |
1.3 MpMYB5B克隆与序列测定 | 第42页 |
1.4 半定量RT-PCR及定量PCR检测MpMYB5B在不同温度、激素、不同苹果组织中的表达 | 第42-43页 |
1.5 MpMYB5B GFP融合蛋白在洋葱细胞表皮亚细胞定位 | 第43页 |
1.6 MpMYB5B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43页 |
1.7 农杆菌介导MpMYB5B转化烟草 | 第43页 |
1.8 转MpMYB5B基因烟草的分子检测 | 第43-44页 |
2 结果分析 | 第44-54页 |
2.1 红肉苹果MpMYB5B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44-46页 |
2.2 MpMYB5B的分子进化树 | 第46-47页 |
2.3 MpMYB5B蛋白的二级及三级结构的预测 | 第47-48页 |
2.4 MpMYB5B基因在红肉苹果中的表达分析 | 第48-51页 |
2.5 pYK2784-EGFP载体融合表达载体的获得 | 第51-52页 |
2.6 MpMYB5B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52页 |
2.7 MpMYB5B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52-53页 |
2.8 转MpMYB5B基因烟草的PCR检测 | 第53-54页 |
2.9 转MpMYB5B基因烟草的RT-PCR检测 | 第54页 |
3 讨论 | 第54-57页 |
第四章 红肉苹果(Ma-s pumi-var.niedzwetzkyana schneid.)MpMYB30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7-6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58页 |
1.2 方法 | 第58页 |
1.3 MdMYB30克隆与序列测定 | 第58-59页 |
1.4 MpMYB30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59页 |
2 结果分析 | 第59-67页 |
2.1 红肉苹果MpMYB30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59-62页 |
2.2 MpMYB30的分子进化树 | 第62-63页 |
2.3 MpMYB30蛋白理化性质的预测 | 第63页 |
2.4 MpMYB30蛋白跨膜结构区分析 | 第63-64页 |
2.5 MpMYB30疏水性/亲水性分析 | 第64页 |
2.6 MpMYB30信号肽分析 | 第64-65页 |
2.7 MpMYB30蛋白的二级及三级结构的预测 | 第65-66页 |
2.8 MpMYB30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66-67页 |
3 讨论 | 第67-69页 |
全文结论 | 第69-71页 |
创新点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