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B6.0采空区风险评价模型研究及系统应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前言 | 第8页 |
·课题由来及研究目的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采空区危险性分析 | 第15-23页 |
·前言 | 第15页 |
·未确知测度模型评价步骤 | 第15-16页 |
·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第16-19页 |
·单指标测度函数 | 第19-21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21页 |
·多指标测度评价矩阵 | 第21页 |
·置信度识别 | 第21-22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采空区危害范围分析 | 第23-28页 |
·前言 | 第23页 |
·采空区冒落模型 | 第23-24页 |
·绕流模型的冲击气浪估算 | 第24-26页 |
·冲击气浪的影响范围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采空区风险评价计算模型 | 第28-38页 |
·前言 | 第28页 |
·风险评价过程 | 第28-29页 |
·危害类型及其影响 | 第29-30页 |
·危险性概率分析 | 第30页 |
·社会财富价值评价 | 第30-36页 |
·受灾体易损性分析 | 第36页 |
·灾害风险指数计算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采空区风险评价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 第38-51页 |
·前言 | 第38页 |
·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38页 |
·数据库的选择 | 第38-40页 |
·系统设计思路 | 第40-42页 |
·系统控制界面设计 | 第42-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六章 大红山铜矿采空区风险评价分析 | 第51-65页 |
·前言 | 第51页 |
·采空区基本概况 | 第51-53页 |
·危险性分析 | 第53页 |
·危害范围和易损性分析 | 第53-55页 |
·米底莫85-88Ⅴ盘区风险评价 | 第55-64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