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文 | 第11-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1 NHX家族基因的研究 | 第13-15页 |
1.1.1 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分子组成和分类 | 第13-14页 |
1.1.2 拟南芥NHX基因(AtNHX)的功能与调控 | 第14-15页 |
1.2 SCAMP家族的基因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 几种常用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概述 | 第16-21页 |
1.3.1 通过酵母双杂交验证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6-18页 |
1.3.2 分离泛素酵母双杂交系统 | 第18-20页 |
1.3.3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 第20-21页 |
2. BiFC验证拟南芥NHX家族与SCAMP家族相互作用 | 第21-39页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32页 |
2.2.1 AtNHX家族与AtSCAMP家族引物设计 | 第21-22页 |
2.2.2 拟南芥的培养及盐处理 | 第22-23页 |
2.2.3 RNA提取 | 第23页 |
2.2.4 RNA的鉴定 | 第23-24页 |
2.2.5 RNA反转录 | 第24-25页 |
2.2.6 PCR扩增 | 第25页 |
2.2.7 PCR产物的回收、末端加A与连接转化 | 第25-26页 |
2.2.8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6页 |
2.2.9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6-27页 |
2.2.10 质粒的快速提取 | 第27页 |
2.2.11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 第27页 |
2.2.12 序列测定 | 第27-28页 |
2.2.13 序列的比较和分析 | 第28页 |
2.2.14 BIFC载体的构建 | 第28-30页 |
2.2.15 农杆菌的转化及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30-32页 |
2.2.16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注射 | 第32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2-37页 |
2.3.1 AtNHX家族与AtSCAMP家族基因的扩增 | 第32-34页 |
2.3.2 构建AtNHX家族与AtSCAMP家族基因BiFC表达载体 | 第34-35页 |
2.3.3 农杆菌转化及鉴定 | 第35-36页 |
2.3.4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注射 | 第36-37页 |
2.4 讨论 | 第37-39页 |
3. 酵母双杂验证拟南芥AtNHX2与AtSCAMP849相互作用 | 第39-45页 |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第3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3.2.1 AtNHX2与AtSCAMP849酵母双杂引物设计 | 第39-40页 |
3.2.2 PCR扩增 | 第40页 |
3.2.3 PCR产物的回收、末端加A与连接转化 | 第40页 |
3.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0页 |
3.2.5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40页 |
3.2.6 质粒的快速提取 | 第40页 |
3.2.7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 第40页 |
3.2.8 序列测定 | 第40页 |
3.2.9 序列的比较和分析 | 第40页 |
3.2.10 酵母双杂交系统载体的构建 | 第40-41页 |
3.2.11 小量制备酵母感受态细胞 | 第41页 |
3.2.12 LiAc介导的质粒DNA转化酵母细胞 | 第41-42页 |
3.2.13 诱饵蛋白自激活特性鉴定 | 第42页 |
3.3 结果 | 第42-44页 |
3.3.1 双杂交系统相关基因的扩增 | 第42页 |
3.3.2 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表达载体 | 第42-43页 |
3.3.3 载体转化酵母及相互作用验证 | 第43-44页 |
3.4 讨论 | 第44-45页 |
4. mbSUS验证拟南芥AtNHX2与AtSCAMP849相互作用 | 第45-53页 |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第4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4.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5页 |
4.2.2 PCR扩增 | 第45-46页 |
4.2.3 PCR产物的回收、末端加A与连接转化 | 第46页 |
4.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6页 |
4.2.5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46页 |
4.2.6 质粒的快速提取 | 第46页 |
4.2.7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 第46页 |
4.2.8 序列测定 | 第46页 |
4.2.9 序列的比较和分析 | 第46页 |
4.2.10 片段和载体酶切回收 | 第46页 |
4.2.11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及小量转化 | 第46-47页 |
4.2.12 分离泛素系统载体构建 | 第47页 |
4.2.13 mbSUS验证蛋白相互作用 | 第47-48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8-50页 |
4.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8-49页 |
4.3.2 mbSUS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49页 |
4.3.3 酵母转化子的鉴定 | 第49-50页 |
4.3.4 mbSUS验证蛋白相互作用 | 第50页 |
4.4 讨论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缩略词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