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依靠外源细胞移植的研究策略 | 第8-10页 |
1.2.2 通过刺激心肌细胞增殖修复梗死心肌组织的策略 | 第10-11页 |
1.3 用于心肌梗死修复的药物缓释系统 | 第11-12页 |
1.4 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1.5 课题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 | 第12-1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29页 |
2.1 材料 | 第14-16页 |
2.1.1 水凝胶制备原料 | 第14页 |
2.1.2 试剂 | 第14页 |
2.1.3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2.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 第14-15页 |
2.1.5 主要分析软件 | 第15-1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6-28页 |
2.2.1 药物缓释系统的体外缓释研究 | 第16-23页 |
2.2.2 药物缓释系统的体内缓释动力学研究 | 第23-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凝胶-纳米微球药物缓释系统的构建和表征 | 第29-35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纳米微球系统用于药物包覆的研究 | 第29-30页 |
3.3 可注射凝胶的制备和表征 | 第30-32页 |
3.4 海藻酸钠与纳米微球交联 | 第32-33页 |
3.5 讨论 | 第33-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可注射凝胶-纳米微球缓释系统的性能研究 | 第35-42页 |
4.1 前言 | 第35页 |
4.2 可注射凝胶-纳米微球药物缓释系统体外缓释动力学的研究 | 第35-38页 |
4.2.1 BIO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5页 |
4.2.2 体外缓释研究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4.2.3 药物缓释系统的缓释动力学研究 | 第36-38页 |
4.3 可注射凝胶-纳米微球药物缓释系统作用于体外心肌细胞增殖的研究 | 第38-39页 |
4.4 可注射凝胶系统用于体内缓释的研究 | 第39-41页 |
4.5 讨论 | 第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可注射凝胶-纳米微球系统用于心肌梗死模型心功能修复的研究 | 第42-50页 |
5.1 前言 | 第42页 |
5.2 可注射凝胶-纳米微球系统用于心肌梗死修复的研究 | 第42-47页 |
5.2.1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 | 第42-43页 |
5.2.2 大鼠二次手术和凝胶缓释系统的植入 | 第43页 |
5.2.3 大鼠心功能修复的研究 | 第43-46页 |
5.2.4 大鼠心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 | 第46-47页 |
5.2.5 心肌组织血管再生的研究 | 第47页 |
5.3 讨论 | 第47-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展望与设想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