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縮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4页 |
一、复方莪术散对EMT模型大鼠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形态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14-30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4-19页 |
1.1.1 实验动物及环境 | 第14页 |
1.1.2 实验药物和试剂 | 第14页 |
1.1.3 实验器械与材料 | 第14-15页 |
1.1.4 实验仪器 | 第15页 |
1.1.5 实验方法 | 第15-19页 |
1.1.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19页 |
1.2 结果 | 第19-23页 |
1.2.1 一般情况 | 第19-20页 |
1.2.2 各组大鼠体重增长情况 | 第20页 |
1.2.3 复方莪术散对EMT大鼠异位病灶外观的影响 | 第20-21页 |
1.2.4 复方莪术散对EMT大鼠异位病灶体积的影响 | 第21-22页 |
1.2.5 复方莪术散对EMT大鼠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22-23页 |
1.2.6 各组大鼠异位及在位内膜细胞凋亡指数比较 | 第23页 |
1.3 讨论 | 第23-29页 |
1.3.1 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1.3.2 中医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的认识 | 第25-26页 |
1.3.3 复方莪术散的治疗作用 | 第26页 |
1.3.4 复方莪术散对异位病灶的抑制作用及其病理组织学改变 | 第26-27页 |
1.3.5 复方莪术散对在位及异位内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27-29页 |
1.4 小结 | 第29-30页 |
二、复方莪术散对EMT模型大鼠凋亡基因survivin、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第30-42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0-37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2.1.2 试剂、材料和设备 | 第30-32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32-37页 |
2.1.4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2.1.5 统计学方法 | 第37页 |
2.2 结果 | 第37-38页 |
2.3 讨论 | 第38-41页 |
2.3.1 选取实验指标的意义 | 第38-40页 |
2.3.2 研究EMT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意义 | 第40-41页 |
2.4 小结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综述 | 第50-69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