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3 本文研究重点 | 第10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1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创新和不足 | 第12-14页 |
1.5.1 本文创新点 | 第12-13页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2.0 相关文献的范围 | 第14页 |
2.1 欧元区是否存在或正逐渐形成统一经济周期的文献 | 第14-15页 |
2.2 经济周期异质性(或同质性)的文献 | 第15-17页 |
2.2.1 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研究 | 第15-17页 |
2.2.2 经济周期形态的研究 | 第17页 |
2.3 经济周期趋同因素的文献 | 第17-18页 |
2.4 本文计量方法参考的文献 | 第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货币区经济周期异质性导致的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19-28页 |
3.1 经济周期及经济周期的异质性 | 第19-20页 |
3.1.1 经济周期的定义 | 第19-20页 |
3.1.2 经济周期异质性的定义 | 第20页 |
3.2 经济周期理论 | 第20-22页 |
3.2.1 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和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 第21页 |
3.2.2 国际经济周期理论 | 第21-22页 |
3.3 经济周期理论和货币区的理论基础——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关系 | 第22-23页 |
3.4 关于货币区经济周期异质性导致的问题的IS-LM模型解释 | 第23-27页 |
3.4.1 成员国与单一货币区经济周期协动性不一致 | 第25-26页 |
3.4.2 成员国与单一货币区经济周期形态不一致 | 第26页 |
3.4.3 单一货币区内成员国之间经济周期的不一致 | 第26-2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欧元区及其成员国经济周期异质性的实证分析 | 第28-48页 |
4.1 关于研究对象、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的说明 | 第28-30页 |
4.1.1 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数据的说明 | 第28-29页 |
4.1.2 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明 | 第29-30页 |
4.2 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分析 | 第30-39页 |
4.2.1 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分析 | 第30-37页 |
4.2.3 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分析 | 第37-39页 |
4.3 经济周期的形态 | 第39-46页 |
4.3.1 经济周期的整体形态分析 | 第39-40页 |
4.3.2 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分析 | 第40-43页 |
4.3.3 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分析 | 第43-45页 |
4.3.4 经济周期的离散程度分析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第48-54页 |
5.1 基本结论 | 第48-51页 |
5.1.1 欧元区及其成员国的经济周期存在异质性 | 第48-50页 |
5.1.2 欧元区及其成员国经济周期异质性导致的问题 | 第50-51页 |
5.2 基本建议 | 第51-54页 |
5.2.1 欧元区层面政策建议一:欧元区建立适宜的退出机制 | 第51-52页 |
5.2.2 欧元区层面政策建议二:加强各国财政政策的协调 | 第52-53页 |
5.2.3 欧元区成员国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