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共振的网络分析方法在癫痫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0页 |
1.1 脑功能的分离与整合 | 第15页 |
1.1.1 功能脑区的定位 | 第15页 |
1.1.2 功能整合与脑网络 | 第15页 |
1.2 脑成像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 | 第15-18页 |
1.2.1 脑电图 | 第16页 |
1.2.2 磁共振成像 | 第16-18页 |
1.2.2.1 结构磁共振成像 | 第16页 |
1.2.2.2 功能磁共振成像 | 第16-17页 |
1.2.2.3 弥散磁共振成像 | 第17-18页 |
1.3 脑连接与脑网络 | 第18-23页 |
1.3.1 大脑的结构连接网络 | 第18-20页 |
1.3.2 大脑的功能连接网络 | 第20-21页 |
1.3.3 多模态融合技术 | 第21-23页 |
1.3.3.1 EEG和FMRI融合技术 | 第21页 |
1.3.3.2 FMRI和DTI融合技术 | 第21-23页 |
1.4 脑成像及脑网络技术在癫痫疾病中的应用 | 第23-27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慢波颞叶癫痫的血流动力学响应函数研究 | 第30-39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6页 |
2.2.1 被试 | 第30-31页 |
2.2.2 FMRI数据的获取 | 第31-32页 |
2.2.3 EEG数据的获取 | 第32页 |
2.2.4 EEG数据的处理 | 第32页 |
2.2.5 FMRI数据预处理 | 第32页 |
2.2.6 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2.2.7 分类和比较 | 第33-36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36-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痫性放电对脑功能连通性的影响的仿真研究 | 第39-47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3页 |
3.2.1 数据的获取 | 第39-42页 |
3.2.1.1 FMRI数据的获取 | 第39-40页 |
3.2.1.2 痫性放电BOLD变化的仿真 | 第40-42页 |
3.2.2 数据的预处理 | 第42页 |
3.2.3 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3.2.3.1 信号叠加脑区的确定 | 第42页 |
3.2.3.2 相关系数的计算 | 第42-43页 |
3.2.3.3 功能连通图的绘制 | 第43页 |
3.3 结果 | 第43-45页 |
3.3.1 脑区间的连通性 | 第43-44页 |
3.3.2 整个网络的连通性 | 第44-45页 |
3.4 讨论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儿童失神癫痫认知控制网络的结构连接研究 | 第47-57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4.2.1 被试 | 第48-49页 |
4.2.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第49页 |
4.2.3 CCN脑区的确定 | 第49-51页 |
4.2.4 CCN脑区间的结构连接 | 第51-52页 |
4.2.5 统计学检验 | 第52页 |
4.3 结果 | 第52-55页 |
4.3.1 CCN脑区上的平均MD及FA值 | 第52页 |
4.3.2 CCN脑区间的白质纤维连接 | 第52-54页 |
4.3.3 连接参数与患者病程之间的关系 | 第54-55页 |
4.4 讨论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儿童失神癫痫的默认模式网络的结构连接研究 | 第57-68页 |
5.1 引言 | 第57-58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5.2.1 被试 | 第58-59页 |
5.2.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第59-60页 |
5.2.3 DMN脑区的确定 | 第60页 |
5.2.4 DMN脑区间的结构连接 | 第60-61页 |
5.2.5 统计学检验 | 第61页 |
5.3 结果 | 第61-65页 |
5.3.1 DMN脑区上的平均MD及FA值 | 第61-62页 |
5.3.2 DMN中的白质连接 | 第62-64页 |
5.3.3 连接参数与患者病程之间的关系 | 第64-65页 |
5.4 讨论 | 第65-67页 |
5.4.1 失神癫痫患者DMN网络的结构连接降低 | 第65-66页 |
5.4.2 连接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66页 |
5.4.3 方法学的讨论 | 第66-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儿童失神癫痫的全脑网络的结构连接研究 | 第68-92页 |
6.1 引言 | 第68-69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69-81页 |
6.2.1 被试 | 第69-71页 |
6.2.2 数据获取 | 第71页 |
6.2.3 数据预处理 | 第71-72页 |
6.2.4 网络构建 | 第72-77页 |
6.2.4.1 网络节点定义 | 第73页 |
6.2.4.2 白质纤维追踪 | 第73页 |
6.2.4.3 网络边的定义 | 第73-77页 |
6.2.4.4 连接的骨干网络 | 第77页 |
6.2.5 图论分析 | 第77-80页 |
6.2.5.1 连接强度 | 第77页 |
6.2.5.2 聚类系数 | 第77-78页 |
6.2.5.3 路径长度 | 第78页 |
6.2.5.4 全局效率 | 第78-79页 |
6.2.5.5 局部效率 | 第79页 |
6.2.5.6 节点效率 | 第79页 |
6.2.5.7 小世界特性 | 第79-80页 |
6.2.6 统计分析 | 第80-81页 |
6.2.6.1 白质连接的直接比较 | 第80页 |
6.2.6.2 网络特征的比较 | 第80页 |
6.2.6.3 节点属性的比较 | 第80页 |
6.2.6.4 基于网络的统计NBS | 第80-81页 |
6.2.7 网络拓扑指标与癫痫病程之间的关系 | 第81页 |
6.3 结果 | 第81-87页 |
6.3.1 白质连接(边)的组间差异 | 第81-82页 |
6.3.2 脑白质结构网络的拓扑特性的组间差异 | 第82-83页 |
6.3.3 节点属性的组间差异 | 第83-86页 |
6.3.4 由NBS界定的子网络成分 | 第86-87页 |
6.3.5 改变的拓扑特性与癫痫病程之间的关系 | 第87页 |
6.4 讨论 | 第87-90页 |
6.4.1 儿童失神癫痫的整体网络拓扑结构的紊乱 | 第87-88页 |
6.4.2 与癫痫活动相关的白质网络的异常 | 第88-89页 |
6.4.3 研究的局限和方法问题 | 第89-9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5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92-94页 |
7.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1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11-112页 |
附录 文中涉及的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