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0.1 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0.1.1 莫言研究 | 第11-12页 |
0.1.2 莫言与尼采研究 | 第12-14页 |
0.2 本课题学理依据与创新 | 第14-17页 |
0.2.1 本课题的学理依据 | 第14-15页 |
0.2.2 本课题的创新 | 第15-17页 |
第1章 莫言对尼采生命哲学的接受 | 第17-31页 |
1.1 尼采生命哲学概述 | 第17-21页 |
1.1.1 酒神精神:尼采生命哲学的发端 | 第17-19页 |
1.1.2 尼采生命哲学的具体内涵 | 第19-21页 |
1.2 莫言接受尼采生命哲学的可能性 | 第21-31页 |
1.2.1 莫言对尼采生命哲学的期待视界 | 第21-25页 |
1.2.2 莫言接受尼采生命哲学的途径与复杂性 | 第25-31页 |
第2章 莫言创作对尼采生命哲学的诠释 | 第31-62页 |
2.1 生命意识 | 第31-39页 |
2.1.1 血性生命体 | 第32-36页 |
2.1.2 苦难是生命的催化剂 | 第36-39页 |
2.2 死亡意识 | 第39-45页 |
2.2.1 生生存与死亡的博弈 | 第39-42页 |
2.2.2 个体的毁灭与生命的永恒 | 第42-45页 |
2.3 生殖崇拜意识 | 第45-52页 |
2.3.1 生命原欲与性爱自由 | 第46-48页 |
2.3.2 生殖意象与生殖崇拜 | 第48-52页 |
2.4 反理性意识 | 第52-62页 |
2.4.1 人种退化 | 第54-58页 |
2.4.2 对现代文明的批判 | 第58-62页 |
第3章 莫言创作对尼采生命哲学的疏离 | 第62-76页 |
3.1 莫言式、尼采式酒神精神的差异 | 第62-67页 |
3.1.1 尼采式酒神精神 | 第62-63页 |
3.1.2 莫言式酒神精神及其与尼采式酒神精神的差异 | 第63-67页 |
3.2 莫言式、尼采式生殖崇拜意识的差异 | 第67-71页 |
3.2.1 尼采式生殖崇拜意识 | 第67-69页 |
3.2.2 莫言式生殖崇拜意识及其与尼采式生殖崇拜意识的差异 | 第69-71页 |
3.3 莫言式、尼采式反理性意识的差异 | 第71-76页 |
3.3.1 尼采式反理性意识 | 第71-73页 |
3.3.2 莫言式反理性意识及其与尼采式反理性意识的差异 | 第73-76页 |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83页 |
后记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