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高液限黏土处治技术及设计理论 | 第12-20页 |
1.2.1 高液限黏土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高液限黏土路基设计理论综述 | 第15-19页 |
1.2.3 高液限黏土路基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高液限黏土的工程分类及工程性质 | 第22-39页 |
2.1 概述 | 第22-25页 |
2.1.1 填土的工程分类 | 第22-24页 |
2.1.2 路基工程对填土的要求 | 第24-25页 |
2.2 衡邵高速高液限黏土工程特性 | 第25-31页 |
2.2.1 矿物组成 | 第25-26页 |
2.2.2 成因及工程特性 | 第26-27页 |
2.2.3 室内开裂试验研究 | 第27-29页 |
2.2.4 现场开裂试验研究 | 第29-31页 |
2.3 高液限黏土的工程分类指标 | 第31-36页 |
2.3.1 土体的颗粒组成与抗剪强度指标 | 第32页 |
2.3.2 土体的压缩性指标 | 第32页 |
2.3.3 土体的固结系数 Cv | 第32-33页 |
2.3.4 土体的 CBR 值 | 第33-35页 |
2.3.5 土体的稠度对压实的影响 | 第35-36页 |
2.4 高液限黏土的填筑技术指标 | 第36-39页 |
第3章 高液限黏土的填筑技术研究 | 第39-50页 |
3.1 概述 | 第39-41页 |
3.2 直接填筑高液限黏土的技术指标及施工工艺 | 第41-43页 |
3.3 高液限黏土的处治技术 | 第43-49页 |
3.3.1 对不能直接填筑的高液限黏土的处理措施 | 第43-44页 |
3.3.2 路堤包芯法 | 第44-45页 |
3.3.3 掺入石灰改良法 | 第45-47页 |
3.3.4 掺入水泥改良法 | 第47-48页 |
3.3.5 掺入砂砾石改良法 | 第48-49页 |
3.4 高液限黏土路基填筑过程注意事项 | 第49-50页 |
第4章 高液限黏土路基设计方法研究 | 第50-72页 |
4.1 概述 | 第50-51页 |
4.1.1 高液限黏土用于路基填筑存在的工程隐患 | 第50-51页 |
4.1.2 规范对路基设计的要求 | 第51页 |
4.2 高液限黏土路基强度控制指标 | 第51-55页 |
4.2.1 CBR 值 | 第51-53页 |
4.2.2 粘聚力与内摩擦角 | 第53-54页 |
4.2.3 回弹模量 E | 第54-55页 |
4.3 高液限黏土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55-62页 |
4.3.1 极限平衡法 | 第55-56页 |
4.3.2 滑移线法 | 第56页 |
4.3.3 塑性极限分析法 | 第56-57页 |
4.3.4 数值分析法 | 第57-58页 |
4.3.5 不确定性分析法 | 第58-59页 |
4.3.6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稳定性分析 | 第59-62页 |
4.4 高液限黏土路基沉降计算方法 | 第62-69页 |
4.4.1 工程中常用的计算模型 | 第62-65页 |
4.4.2 摩尔—库伦理论及有效应力法联合建模流程 | 第65-68页 |
4.4.3 计算程序的调试与校验 | 第68-69页 |
4.5 高液限黏土路基设计计算方法 | 第69-72页 |
4.5.1 路基基底设计 | 第69页 |
4.5.2 路基边坡防护设计 | 第69-70页 |
4.5.3 路基边缘及排水设计 | 第70-71页 |
4.5.4 路基主体设计 | 第71页 |
4.5.5 路基填筑质量检验要点 | 第71-72页 |
第5章 衡邵高速高液限黏土工程应用实例 | 第72-79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72页 |
5.2 高液限黏土的工程性质 | 第72-73页 |
5.3 处治技术及方案设计 | 第73-74页 |
5.4 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第74-75页 |
5.5 现场试验及检测成果分析 | 第75-78页 |
5.5.1 高液限黏土路基压实度及强度检验 | 第75-76页 |
5.5.2 高液限黏土路基沉降量观测与计算 | 第76-78页 |
5.6 小结 | 第78-79页 |
结语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