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动机 | 第10-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吴与弼哲学思想的形成 | 第14-20页 |
一、吴与弼学行 | 第14-16页 |
二、文化背景 | 第16-20页 |
第二章 吴与弼哲学思想主要内容 | 第20-38页 |
第一节 天理在人心 | 第20-22页 |
一、心主宰万物 | 第20-21页 |
二、存天理去人欲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物我一体 | 第22-26页 |
一、心意与生意 | 第22-23页 |
二、人心与物理 | 第23-26页 |
第三节 气论 | 第26-28页 |
一、元气与客气 | 第26-27页 |
二、闲气 | 第27-28页 |
第四节 工夫论 | 第28-38页 |
一、反求吾心 | 第28-30页 |
二、静观涵养 | 第30-35页 |
三、浣洗 | 第35-38页 |
第三章 为学目的 | 第38-45页 |
一、学为圣贤 | 第38-42页 |
二、道德践履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吴与弼哲学思想的地位 | 第45-55页 |
一、对后学的影响 | 第45-50页 |
二、理论评析 | 第50-55页 |
结语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