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LED 灯具的特点 | 第11-13页 |
1.3 LED 汽车前照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综述 LED 前照灯优势与发展前景 | 第14-15页 |
1.4.1. LED 前照灯提高车辆主动与被动安全性 | 第14-15页 |
1.4.2. 节能环保 | 第15页 |
1.4.3. 寿命长 | 第15页 |
1.4.4. 造型多样化 | 第15页 |
1.5 总结 | 第15-16页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前照灯光学知识基础 | 第18-31页 |
2.1 传统光学术语 | 第18-19页 |
2.2 几何光学 | 第19-21页 |
2.2.1.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 第20页 |
2.2.2.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 第20-21页 |
2.3 光学部件 | 第21-22页 |
2.3.1. 棱镜 | 第21-22页 |
2.4 汽车灯具基本光学系统 | 第22-23页 |
2.4.1. 反射镜 | 第22-23页 |
2.4.2. 配光镜 | 第23页 |
2.5 配光镜花纹计算方法 | 第23-25页 |
2.5.1. 折射花纹的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2.5.2. 散射配光花纹的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2.6 汽车灯具的配光规范 | 第25-27页 |
2.6.1. ECE | 第25-26页 |
2.6.2. SAE | 第26-27页 |
2.7 CAD/CAE 软件介绍 | 第27-31页 |
2.7.1. CATIA | 第27-28页 |
2.7.2. ASAP | 第28页 |
2.7.3. SPEOS | 第28页 |
2.7.4. Tracepro | 第28页 |
2.7.5. lucidshape | 第28-29页 |
2.7.6. ICEPACK | 第29-31页 |
第3章 LED 前照灯的设计方法研究 | 第31-46页 |
3.1 设计目标 | 第31-32页 |
3.1.1. 法规方面 | 第31页 |
3.1.2. 外观方面 | 第31-32页 |
3.2 LED 前照灯设计流程 | 第32-39页 |
3.2.1. 驱动电路布置 | 第32-33页 |
3.2.2. 光源的选用 | 第33-35页 |
3.2.3. DRL 与转向灯的 LED 的选择 | 第35-37页 |
3.2.4. 驱动模块的散热设计 | 第37-38页 |
3.2.5. LED 模块的安装 | 第38-39页 |
3.3 多光源系统调整机构的设计 | 第39-46页 |
3.3.1. 设计背景 | 第39-40页 |
3.3.2. 单光源系统的前照灯调整机构 | 第40-41页 |
3.3.3. 多光源系统的前照灯调整机构设计思想 | 第41-43页 |
3.3.4. 多光源系统的前照灯调整机构优点及其用途 | 第43-46页 |
第4章 LED 发光单元的光学设计研究 | 第46-70页 |
4.1 光学设计目标 | 第46-47页 |
4.1.1. 光源的光学特性分析 | 第46-47页 |
4.2 光学单元配光方式选择 | 第47-61页 |
4.2.1. 反射镜+透镜的配光方式 | 第48-53页 |
4.2.2. 单独透镜配光方式 | 第53-57页 |
4.2.3. 透镜直径对配光影响的研究 | 第57-59页 |
4.2.4. LED 前照灯光学仿真 | 第59-61页 |
4.3 样品光学试验 | 第61-63页 |
4.4 LED 前照灯散热技术研究 | 第63-70页 |
4.4.1. LED 考虑散热的原因 | 第63-64页 |
4.4.2. LED 灯具的散热解决方案 | 第64-70页 |
第5章 总结 | 第70-72页 |
5.1. 基于 LED 多光源光学的设计方法与计算机仿真 | 第70页 |
5.2. 多光源前照灯的调整机构的设计方法 | 第70页 |
5.3. LED 散热片设计方法与计算机仿真 | 第70-71页 |
5.4. 对 LED 前照灯产业的展望及对其他产业造成的影响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