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民间金融的风险表现及其失控的后果 | 第13-25页 |
2.1 民间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 第13-21页 |
2.1.1 合会的倒会风险 | 第13-15页 |
2.1.2 民间借贷易演化成庞氏骗局的欺诈风险及法律风险 | 第15-17页 |
2.1.3 地下钱庄中客户的资金安全风险 | 第17-18页 |
2.1.4 典当行收取盗赃物的风险 | 第18-20页 |
2.1.5 小额贷款公司的后续资金断流风险和业务风险 | 第20-21页 |
2.2 民间金融风险的特征 | 第21-23页 |
2.2.1 非工商登记类民间金融风险的特征 | 第22页 |
2.2.2 工商登记类民间金融风险的特征 | 第22-23页 |
2.3 民间金融风险失控的严重后果 | 第23-25页 |
2.3.1 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按需发行货币决策的准确性 | 第23页 |
2.3.2 当地经济发展受拖累 | 第23-24页 |
2.3.3 影响社会稳定大局 | 第24-25页 |
第3章 民间金融风险失控的实证分析 | 第25-39页 |
3.1 对湘西非法集资案的实证分析 | 第25-33页 |
3.1.1 湘西非法集资案的简要回顾 | 第25-27页 |
3.1.2 湘西大规模民间集资的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3.1.3 湘西非法集资折射的问题 | 第30-33页 |
3.2 对温州民间借贷风暴的实证分析 | 第33-39页 |
3.2.1 温州民间借贷风暴的简要回顾 | 第33-34页 |
3.2.2 温州民间借贷风暴的背景分析 | 第34-35页 |
3.2.3 温州民间借贷风暴的特点 | 第35-36页 |
3.2.4 温州民间借贷风暴的法学分析 | 第36-39页 |
第4章 民间金融风险防范法律机制的构建 | 第39-52页 |
4.1 建立适应民间金融发展的法律体系 | 第39-47页 |
4.1.1 废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第39-41页 |
4.1.2 将合会纳入制定法 | 第41-43页 |
4.1.3 尽快出台民间借贷法 | 第43-46页 |
4.1.4 完善《典当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 第46-47页 |
4.1.5 修改《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 第47页 |
4.2 修改《商业银行法》 | 第47-50页 |
4.2.1 适时废除利率限制的规定 | 第48-49页 |
4.2.2 明确对商业银行市场准入许可决定不服的救济程序 | 第49-50页 |
4.3 构建民间金融的监管体系 | 第50-52页 |
4.3.1 通过行业自律实现微观监管 | 第50-51页 |
4.3.2 明确政府监管机构实现宏观监管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