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农村生产服务业论文

莱芜市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1章 导论第14-23页
    1.1 选题背景第14-15页
    1.2 选题的意义第15-16页
        1.2.1 理论意义第15页
        1.2.2 实践意义第15-16页
    1.3 文献综述第16-21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1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1-23页
        1.4.1 研究思路第21-22页
        1.4.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第2章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内涵与相关理论第23-30页
    2.1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相关概念与内涵第23-25页
    2.2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相关理论第25-30页
        2.2.1 马克思的流通观第25-26页
        2.2.2 西方经济学流通理论第26-27页
        2.2.3 我国现阶段主要流通理论第27-30页
第3章 莱芜市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现状第30-44页
    3.1 全市商贸流通业基本情况介绍第30-34页
        3.1.1 流通经济总量稳定增长第30页
        3.1.2 商品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第30页
        3.1.3 流通骨干企业发展步伐加快第30-31页
        3.1.4 流通惠民工程成效明显第31页
        3.1.5 流通行业经营秩序良好第31-32页
        3.1.6 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优势第32-34页
    3.2 建设思路和目标第34-36页
        3.2.1 建设思路第34页
        3.2.2 目标任务和效果第34-36页
    3.3 莱芜市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基本情况第36-37页
    3.4 莱芜市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成效第37-44页
        3.4.1 六大农产品现代流通模式第38-41页
        3.4.2 构建3大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第41-44页
第4章 莱芜市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4-53页
    4.1 莱芜市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第44-48页
        4.1.1 流通主体不配合第44-45页
        4.1.2 配套资金难落实第45-46页
        4.1.3 优惠政策难争取第46页
        4.1.4 项目进展缓慢第46-47页
        4.1.5 流通市场建设改造升级难度大第47-48页
        4.1.6 农产品流通信息化体系作用难发挥第48页
    4.2 莱芜市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8-53页
        4.2.1 思想观念滞后第48-49页
        4.2.2 政策法规不完善第49-50页
        4.2.3 项目建设涉及各方利益难协调第50页
        4.2.4 职能部门职责分工不明晰第50-51页
        4.2.5 专业人才的匮乏第51页
        4.2.6 流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第51-53页
第5章 对莱芜市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第53-59页
    5.1 加强教育引导,提高社会重视程度第53页
    5.2 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第53-55页
        5.2.1 研究制定莱芜市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第53-54页
        5.2.2 加强农产品流通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第54页
        5.2.3 完善地方扶持政策第54-55页
    5.3 强化项目管理,形成跟踪服务监管长效机制第55-56页
    5.4 明确责任分工,促进部门间协同配合第56-57页
    5.5 利用高校平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第57-58页
    5.6 运用现代技术,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第58-59页
第6章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下一篇:城市合作背景下珠澳同城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