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分析框架及方法 | 第12-14页 |
2. 参与式民主的理论评述 | 第14-23页 |
2.1 参与式民主的起源 | 第14-16页 |
2.2 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核心观点 | 第16-19页 |
2.3 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审视和理解 | 第19-23页 |
3 参与式民主理论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契合 | 第23-29页 |
3.1 参与式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 | 第23-24页 |
3.2 参与式民主有助于中国政治文化建设 | 第24-26页 |
3.3 参与式民主有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平衡 | 第26-29页 |
4 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的基本特征 | 第29-39页 |
4.1 现阶段公民参与的积极方面 | 第29-32页 |
4.1.1 动员型政治参与大为减少 | 第29-31页 |
4.1.2 自主型政治参与显著增加 | 第31-32页 |
4.2 我国参与式民主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 第32-39页 |
4.2.1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有限 | 第32-34页 |
4.2.2 公民非制度化参与活动普遍 | 第34-35页 |
4.2.3 公民网络参与的无序 | 第35-36页 |
4.2.4 公民参与法律的不健全 | 第36-37页 |
4.2.5 公民民主参与过程高成本低效率 | 第37-39页 |
5 中国特色参与式民主的发展路径 | 第39-54页 |
5.1 寻求平衡:参与式民主建设中的关键 | 第39-45页 |
5.1.1 公共决策中的投票民主 | 第39-40页 |
5.1.2 影响性诉讼中的司法参与 | 第40-42页 |
5.1.3 新型城市化中的社区建设 | 第42-44页 |
5.1.4 村民自治:草根式权力平衡 | 第44-45页 |
5.2 制度完善:参与式民主建设中的保障 | 第45-50页 |
5.2.2 坚持和完善代议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第45-47页 |
5.2.3 建立社会重大决策事项的公民听证制度 | 第47-48页 |
5.2.4 建立反映社情民意的公民意见征集制度 | 第48-50页 |
5.3 网络民主:参与式民主建设的新角度 | 第50-54页 |
5.3.1 完善相关立法,提高公民网络意见表达能力 | 第50-51页 |
5.3.2 推行政务公开,实现政府与公民关系的良性互动 | 第51-52页 |
5.3.3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