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16-24页 | 
| 1.1 引言 | 第16-17页 | 
| 1.2 隔震技术的发展和特点 | 第17-18页 | 
| 1.3 摩擦滑移隔震技术的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 1.4 能量法在抗震及隔震结构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2 计算模型和相关理论及求解 | 第24-45页 | 
| 2.1 滑移隔震房屋的计算模型 | 第24-25页 | 
| 2.1.1 单自由度计算模型 | 第24页 | 
| 2.1.2 多自由度计算模型 | 第24-25页 | 
| 2.1.3 无限自由度计算模型 | 第25页 | 
| 2.2 带限位装置的多自由度滑移隔震结构的相关理论 | 第25-39页 | 
| 2.2.1 动力方程 | 第25-27页 | 
| 2.2.2 能量平衡方程 | 第27-28页 | 
| 2.2.3 本文研究中所选用的动力方程和能量方程 | 第28-29页 | 
| 2.2.4 本文研究中所选用的响应指标及相关参数 | 第29-36页 | 
| 2.2.5 摩擦力模型 | 第36-38页 | 
| 2.2.6 限位装置的恢复力模型 | 第38页 | 
| 2.2.7 隔震层运动状态的判别条件 | 第38-39页 | 
| 2.3 方程的求解 | 第39-45页 | 
| 3 反应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 第45-97页 |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 3.2 反应指标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46-47页 | 
| 3.2.1 反应指标及相关参数的取值 | 第46页 | 
| 3.2.2 地震波的选取 | 第46-47页 | 
| 3.3 敏感性分析 | 第47-95页 | 
| 3.3.1 确定试验方案 | 第47-49页 | 
| 3.3.2 计算试验结果 | 第49-51页 | 
| 3.3.3 分析试验结果 | 第51-9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 4 累积能量谱分析 | 第97-139页 | 
| 4.1 引言 | 第97页 | 
| 4.2 能量响应关系谱研究 | 第97-117页 | 
| 4.2.1 能量响应关系谱的定义 | 第97-98页 | 
| 4.2.2 地震波的选取 | 第98-99页 | 
| 4.2.3 能量关系谱分析 | 第99-117页 | 
| 4.3 村镇多层滞变型滑移隔震结构的能量时程特点分析 | 第117-120页 | 
| 4.4 累积能量谱研究 | 第120-137页 | 
| 4.4.1 地震动三要素对能量谱的影响 | 第120-124页 | 
| 4.4.2 结构参数对能量谱的影响 | 第124-132页 | 
| 4.4.3 设计能量谱的建立 | 第132-13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137-139页 | 
| 5 瞬时能量的分析 | 第139-162页 | 
| 5.1 引言 | 第139-140页 | 
| 5.2 瞬时能量的定义与研究意义 | 第140-149页 | 
| 5.2.1 滑移隔震结构瞬时能量的定义 | 第140-142页 | 
| 5.2.2 滑移隔震结构瞬时能量的研究意义 | 第142-149页 | 
| 5.3 瞬时输入能量最大值与瞬时综合耗能最大值出现时段的比较 | 第149-152页 | 
| 5.3.1 Kobe波作用下两个时段的比较分析 | 第150-151页 | 
| 5.3.2 Elcentro波作用下两个时段的比较分析 | 第151-152页 | 
| 5.3.3 Taft波作用下两个时段的比较分析 | 第152页 | 
| 5.4 滑移隔震结构瞬时输入能量谱的研究 | 第152-160页 | 
| 5.4.1 地震动三要素对瞬时输入能量谱的影响 | 第153-156页 | 
| 5.4.2 结构参数对瞬时输入能量谱的影响 | 第156-16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160-16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62-168页 | 
| 6.1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 | 第162-164页 | 
| 6.1.1 对参数敏感性的分析 | 第162页 | 
| 6.1.2 对能量响应关系谱的分析 | 第162-163页 | 
| 6.1.3 对累积能量谱的分析 | 第163页 | 
| 6.1.4 对瞬时能量最大值出现时段的分析 | 第163-164页 | 
| 6.1.5 对瞬时输入能量谱的分析 | 第164页 |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64-166页 | 
| 6.3 展望 | 第166-1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8-17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78-179页 | 
| 致谢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