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基于Zigbee协议的温室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页
   ·WSN在温室中的应用第11-13页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13-14页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标准第14-25页
   ·IEEE 802.15.4标准第14-16页
     ·PHY层简介第14-15页
     ·MAC层简介第15-16页
   ·Zigbee协议概述第16-19页
     ·Zigbee简介第16页
     ·技术特点第16-17页
     ·应用领域第17-18页
     ·Zigbee与其他通信协议区别第18-19页
   ·Zigbee网络结构第19-21页
     ·Zigbee网络的设备分类第19-20页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第20-21页
   ·Zigbee协议栈第21-24页
     ·Zigbee物理层(PHY)第21-22页
     ·Zigbee访问控制层(MAC)第22-23页
     ·Zigbee网络层(NWK)第23-24页
     ·Zigbee应用层(APL)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Z-Stack移植及OSAL操作系统第25-32页
   ·IAR7.30集成开发工具第25页
   ·Z-Stack2006协议栈构架第25-27页
   ·Z-Stack的移植第27-29页
     ·IAR7.30相应设置第27页
     ·存储区调整第27-28页
     ·烧写IEEE地址第28页
     ·网络类型配置第28页
     ·路由深度及网络容量配置第28-29页
     ·RF发射功率配置第29页
   ·OSAL操作系统第29-30页
     ·操作系统原理第29-30页
     ·操作系统主要函数第30页
     ·添加任务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四章 基于Z-Stack的组网分析第32-39页
   ·协调器建立网络第32-33页
     ·协调器网络层主要功能第32页
     ·协调器启动网络的流程第32-33页
     ·协调器主程序第33页
   ·路由器加入网络第33-36页
     ·路由器网络层主要功能第33-34页
     ·路由器加入网络流程第34-35页
     ·路由器主程序第35-36页
   ·终端节点第36页
     ·终端节点网络层功能第36页
     ·终端主程序第36页
   ·用协议分析仪捕捉信号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析与改进第39-53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第39-41页
     ·路由协议概述第39页
     ·拓扑控制的意义第39-40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第40-41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算法第41-46页
     ·LEACH算法概述第41页
     ·LEACH算法研究第41-44页
     ·LEACH算法关键技术第44-46页
   ·大棚环境内算法的改进第46-48页
     ·温室大棚环境特点第46-47页
     ·温室大棚内的能耗模型第47页
     ·温室大棚内的能耗计算第47-48页
   ·能耗实验第48-50页
     ·实验环境第49-50页
     ·实验结果第50页
   ·系统测试第50-52页
     ·系统部署方案第51页
     ·系统健壮性测试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4页
   ·结论第53页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问题研究
下一篇:农业环境参数远程检测WSN网关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