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合作出版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4页 |
1.4 研究的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1.4.1 难点与可能的创新 | 第14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2.1.1 国外出版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1.2 我国出版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2 出版物的性质 | 第19-21页 |
2.2.1 出版物的“两种两重性” | 第19页 |
2.2.2 特殊的商品化精神产品 | 第19-20页 |
2.2.3 出版物的社会属性 | 第20-21页 |
2.3 出版活动的性质 | 第21-24页 |
第3章 合作出版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分析 | 第24-32页 |
3.1 我国图书出版业的特点 | 第24-27页 |
3.1.1 我国图书出版业的产业特性 | 第24-25页 |
3.1.2 我国图书出版管理的特殊性 | 第25-27页 |
3.2 国有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优劣势分析 | 第27-28页 |
3.2.1 国有出版社的优势与劣势 | 第27-28页 |
3.2.2 民营图书公司的优势与劣势 | 第28页 |
3.3 民营图书公司的发展历程 | 第28-32页 |
3.3.1 出版社的盗版人阶段 | 第29页 |
3.3.2 出版社的并行人阶段 | 第29页 |
3.3.3 出版社的同盟军阶段 | 第29-32页 |
第4章 合作出版模式、意义和风险的分析 | 第32-44页 |
4.1 合作出版的模式分析 | 第32-35页 |
4.1.1 过往合作模式分析 | 第32-33页 |
4.1.2 当前主要合作模式 | 第33-35页 |
4.2 合作出版的重要意义 | 第35-36页 |
4.3 合作出版的风险及化解对策 | 第36-44页 |
4.3.1 威胁和风险尚存 | 第36-39页 |
4.3.2 应对与化解之策 | 第39-44页 |
第5章 江苏省合作出版的典型实例研究 | 第44-52页 |
5.1 我省合作出版发展概况 | 第44-45页 |
5.2 项目合作案例——“金3练” | 第45-47页 |
5.3 资本合作案例——凤凰汉竹 | 第47-52页 |
第6章 合作出版的发展改革对策建议 | 第52-58页 |
6.1 坚持品牌战略,实现“双效”的和谐统 | 第52-53页 |
6.2 延伸产品产业链,实现融合发展 | 第53-55页 |
6.3 试行“退出”机制,探索放“权”与“民” | 第55-58页 |
第7章 结语和展望 | 第58-62页 |
7.1 结语 | 第58-59页 |
7.2 展望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