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6-24页 |
2.1 概念解析 | 第16-19页 |
2.1.1 后Web2.0时代 | 第16-18页 |
2.1.2 营销策略 | 第18-19页 |
2.2 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19-23页 |
2.2.1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 第19-21页 |
2.2.2 协同营销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分众传播理论 | 第22-23页 |
2.3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后Web2.0时代的微信营销传播 | 第24-30页 |
3.1 微信的传播特征 | 第25-27页 |
3.1.1 关系为主,平等交流 | 第25页 |
3.1.2 兼顾熟人社交与陌生社交 | 第25-26页 |
3.1.3 隐蔽及相对封闭的传播圈 | 第26-27页 |
3.2 微信营销载体 | 第27-30页 |
3.2.1 朋友圈 | 第27页 |
3.2.2 公众号 | 第27-28页 |
3.2.3 LBS营销 | 第28-29页 |
3.2.4 微信支付 | 第29页 |
3.2.5 购物和游戏 | 第29-30页 |
3.2.6 其他 | 第30页 |
第四章 微信营销案例分析 | 第30-53页 |
4.1 案例选取 | 第30-31页 |
4.2 公司及产品介绍 | 第31-32页 |
4.3 整合营销传播下的3D Box微信营销策略分析 | 第32-46页 |
4.3.1 传播定位 | 第35页 |
4.3.2 内容营销 | 第35-42页 |
4.3.3 线下活动营销 | 第42-44页 |
4.3.4 微信互动营销 | 第44-45页 |
4.3.5 多渠道整合传播 | 第45-46页 |
4.4 协同营销下3D Box微信营销策略分析 | 第46-53页 |
4.4.1 内容产出 | 第47-48页 |
4.4.2 品牌联合推广 | 第48-49页 |
4.4.3 合作推出微信互动活动 | 第49-50页 |
4.4.4 合作举办线下活动 | 第50-51页 |
4.4.5 口碑传播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后Web2.0时代微信营销特点及营销策略 | 第53-65页 |
5.1 MINISO名创优品的微信营销策略 | 第53-56页 |
5.1.1 MINISO名创优品公司及公众号简介 | 第53-54页 |
5.1.2 MINISO名创优品的微信营销策略分析 | 第54-56页 |
5.2 后Web2.0时代微信营销特点分析 | 第56-59页 |
5.2.1 重视关系,粉丝即是效益 | 第56-57页 |
5.2.2 分众传播,内容是王道 | 第57页 |
5.2.3 多种途径的整合 | 第57-58页 |
5.2.4 多种方法的协同 | 第58-59页 |
5.3 微信营销存在的困境 | 第59-61页 |
5.3.1 客户关系管理面临挑战 | 第59-60页 |
5.3.2 营销者传播监控及舆论监管困难 | 第60页 |
5.3.3 传播圈子相对封闭 | 第60-61页 |
5.4 后Web2.0时代微信营销策略分析 | 第61-63页 |
5.4.1 组建专业而完备的微信营销团队 | 第61页 |
5.4.2 针对分众特点建立有效的顾客沟通渠道 | 第61-62页 |
5.4.3 运用多种手段,做好整合营销传播 | 第62-63页 |
5.4.4 采用多样化的协同营销手段 | 第63页 |
5.5 微信营销对后Web2.0时代新新媒体营销的启示 | 第63-65页 |
5.5.1 赋权差异化的消费者 | 第64页 |
5.5.2 整合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 | 第64页 |
5.5.3 协同社群传播和社群经济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