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手性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2 多级手性传递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多级手性结构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生物纤维材料中手性传递的一般模型和力学原理 | 第17-33页 |
2.1 概述 | 第17-18页 |
2.2 多级手性传递的物理机制 | 第18-19页 |
2.3 多级手性传递的理论模型 | 第19-27页 |
2.3.1 单根纤维的力学分析 | 第19-22页 |
2.3.2 纤维网络的力学分析 | 第22-24页 |
2.3.3 纤维网络的弹性杆模型 | 第24-25页 |
2.3.4 纤维网络螺旋或扭转带的形状方程 | 第25-27页 |
2.4 数值结果 | 第27-28页 |
2.5 实验验证 | 第28-31页 |
2.5.1 纸条的扭转现象 | 第28-29页 |
2.5.2 纸条的消胀溶胀实验 | 第29页 |
2.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2.6 手性传递的力学原理 | 第31-3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手性材料的拉伸-扭转的非线性耦合变形 | 第33-49页 |
3.1 概述 | 第33-34页 |
3.2 一维手性材料拉伸过程中拉伸-扭转耦合变形的非线性变化 | 第34-43页 |
3.2.1 螺旋的拉伸-扭转耦合变形 | 第34-37页 |
3.2.2 一维手性丝的拉伸-扭转耦合变形 | 第37-43页 |
3.3 微结构手性与宏观螺旋的相互作用 | 第43-48页 |
3.3.1 考虑微结构手性的非线性手性杆模型 | 第43-44页 |
3.3.2 多级手性材料的材料手性 | 第44-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4.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49页 |
4.2 创新点 | 第49页 |
4.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