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研究--以东北大学南湖校区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问题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4页
        1.3.1 国外研究动态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动态第12-13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3-14页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4-19页
        1.4.1 相关概念第14-15页
        1.4.2 理论基础第15-19页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2页
        1.5.1 研究内容第19页
        1.5.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5.3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2章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发展历程及系统构成第22-30页
    2.1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发展历程第22-24页
        2.1.1 国外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发展历程第22-23页
        2.1.2 我国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发展历程第23-24页
    2.2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系统构成第24-27页
        2.2.1 校园建筑第25页
        2.2.2 校园公共空间第25-26页
        2.2.3 校园道路第26页
        2.2.4 校园基础设施第26-27页
    2.3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第27-30页
        2.3.1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特点第27-28页
        2.3.2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影响因素第28-30页
第3章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使用主体的行为特征及空间需求第30-34页
    3.1 大学生的行为类型第30-31页
        3.1.1 必要性活动第30页
        3.1.2 自发性活动第30页
        3.1.3 社会性活动第30-31页
    3.2 大学生的行为特征第31-32页
        3.2.1 规律性第31页
        3.2.2 多样性第31页
        3.2.3 交往性第31页
        3.2.4 集体性与独立性第31-32页
    3.3 大学生的行为需求第32-34页
        3.3.1 归属感的需求第32页
        3.3.2 舒适感的需求第32页
        3.3.3 公共性与私密性的需求第32页
        3.3.4 领域性的需求第32-34页
第4章 东北大学南湖校区校园户外空间实例研究第34-70页
    4.1 东北大学南湖校区校园概述第34-36页
        4.1.1 学校概况第34-35页
        4.1.2 校园概况第35-36页
        4.1.3 使用者概况第36页
    4.2 户外空间整体意象认知和评价第36-55页
        4.2.1 研究目标及方法概述特征第36页
        4.2.2 认知草图调查第36-46页
        4.2.3 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第46-53页
        4.2.4 校园户外空间整体意象认知总结第53-55页
    4.3 典型户外空间使用情况调研与评析第55-69页
        4.3.1 研究目标及方法概述特征第55-59页
        4.3.2 使用状况评价法(POE)第59-60页
        4.3.3 道路空间使用情况调研与评析第60-65页
        4.3.4 校园广场使用情况调研与评析第65-66页
        4.3.5 “基地”空间使用情况调研与评析第66-68页
        4.3.6 “绿心”空间使用情况调研与评析第68页
        4.3.7 基础设施使用情况调研与评析第68-69页
    4.4 案例评析与总结第69-70页
第5章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优化设计模式探索第70-74页
    5.1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设计原则第70-71页
        5.1.1 整体性第70页
        5.1.2 易辨性第70-71页
        5.1.3 可及性第71页
        5.1.4 多层次性第71页
        5.1.5 弹性第71页
    5.2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设计模式第71-73页
        5.2.1 建构意象明晰的校园绿色开放空间体系第71-72页
        5.2.2 复合行为空间设计模式第72-73页
    5.3 结论与展望第73-74页
        5.3.1 主要结论第73页
        5.3.2 研究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空间句法的沈阳市中街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物质—水蒸气气化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