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对外经济关系论文

桂越陆路交通经济带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1 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第12-13页
        1.2.2 交通运输通道建设问题研究第13-14页
        1.2.3 中越之间交通运输通道研究第14-15页
        1.2.4 国内外研究综述小结第15页
    1.3 研究理论基础第15-18页
        1.3.1 交通经济带理论概述第15-17页
        1.3.2 交通经济带理论贡献第17-18页
        1.3.3 交通经济带理论对桂越陆路交通经济带建设的意义第18页
    1.4 论文的创新点第18-19页
    1.5 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第19-22页
        1.5.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2 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二章 桂越陆路交通经济带建设现状第22-35页
    2.1 广西陆路通道建设现状第22-24页
        2.1.1 广西公路交通建设现状第22-24页
        2.1.2 广西铁路(高铁)建设现状第24页
    2.2 越南陆路通道发展现状第24-26页
        2.2.1 越南公路交通建设现状第25-26页
        2.2.2 越南铁路交通建设现状第26页
    2.3 陆路通道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第26-35页
        2.3.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第27页
        2.3.2 模型的确定第27-28页
        2.3.3 描述性统计第28-30页
        2.3.4 相关性分析第30页
        2.3.5 广西GDP与陆路里程的回归分析第30-32页
        2.3.6 广西与越南进出口总额与陆路通道总里程的回归分析第32-34页
        2.3.7 分析结果第34-35页
第三章 桂越陆路交通经济带建设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第35-42页
    3.1 桂越陆路交通经济带建设存在的问题第35-38页
        3.1.1 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第35-37页
        3.1.2 贸易便利化水平不高第37-38页
        3.1.3 陆路通道信息化水平不高第38页
    3.2 桂越陆路交通经济带建设的制约因素第38-42页
        3.2.1 与云南“国际大通道”存在竞争关系第38-39页
        3.2.2 发展历史基础比较薄弱第39-40页
        3.2.3 经济中心发展不突出第40页
        3.2.4. 政治因素逐渐成为制约中越双边往来的重要因素第40-41页
        3.2.5 管理和技术的缺乏制约桂越陆路交通经济带发展第41-42页
第四章 桂越陆路交通经济带发展分析第42-47页
    4.1 桂越陆路交通经济带发展启示第42-44页
        4.1.1 交通经济带基础设施完善,形成现代化陆路网络第42-43页
        4.1.2 形成经济中心,加快城市化进程第43页
        4.1.3 政府积极参与,制定严格的发展计划第43-44页
    4.2 桂越陆路交通经济带发展目标第44-45页
        4.2.1 建设中国第一条跨境交通经济带第44页
        4.2.2 桂越陆路交通经济带的基础建设不断优化升级第44-45页
        4.2.3 桂越陆路交通经济带影响力不断增强第45页
    4.3 发展思路第45-47页
        4.3.1 优先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第45页
        4.3.2 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合理发展优势产业第45-46页
        4.3.3 结合沿海优势,大力发展沿海公路和经济第46-47页
第五章 建议和措施第47-55页
    5.1 政府统筹促发展第47-50页
        5.1.1 两国政府建立合作机制第47-48页
        5.1.2 合理规划拓展腹地第48-49页
        5.1.3 开辟多种融资渠道第49-50页
        5.1.4 培育经济增长点第50页
    5.2 企业积极参与,共建桂越陆路交通经济带第50-51页
        5.2.1 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发挥主导作用第50-51页
        5.2.2 吸引民营企业参与桂越陆路交通经济带建设第51页
        5.2.3 打造现代化保税园区第51页
    5.3 充分发挥市场效应第51-53页
        5.3.1 大力发展物流业,打造中国-东盟国际物流集散中心第52页
        5.3.2 因地制宜,打造现代化加工制造园区第52页
        5.3.3 发展信息服务业,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第52-53页
        5.3.4 发展金融业,打造中国-东盟金融中心第53页
    5.4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形成人才高地第53-55页
        5.4.1 重视人才培养第53-54页
        5.4.2 加强人才引进第54页
        5.4.3 构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第55-58页
    6.1 全文总结第55-56页
    6.2 研究中的不足第56页
    6.3 研究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石家庄金融业与三次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