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重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导言第11-14页
 1 选题依据第11页
 2 研究动态与研究思路第11-13页
 3 研究方法第13页
 4 文章结构第13-14页
1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变迁第14-27页
   ·国民经济恢复与“一五计划”时期(1949—1957)第14-19页
     ·制度变迁概况第14-17页
     ·制度变迁的特点第17-18页
     ·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第18-19页
   ·“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村金融发展停滞时期)(1958—1978)第19-21页
     ·人民公社时期曲折中前进的合作事业第19-20页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特点第20-21页
     ·人民公社化时期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第21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金融的改革(1978—2003)第21-24页
     ·农村信用社恢复“三性”的尝试(1979—1996 年)第21-22页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1996—2003)第22-23页
     ·改革开放后制度变迁的特点及绩效第23-24页
   ·新农村金融制度建设时期(2004 年至今)第24-27页
2 合作金融绩效实证分析第27-36页
   ·合作金融制度绩效优势第27-29页
   ·合作金融绩效的实证分析第29-36页
     ·合作金融绩效模型构建第29-34页
     ·分析山西、浙江两省农村合作金融水平对农村经济作用第34-36页
3 当前农村合作金融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36-48页
   ·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现状第36-41页
     ·当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第36-39页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第39-41页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现状第41-44页
     ·合作金融的异化第42页
     ·农村合作金融职能定位不清第42-43页
     ·农村合作金融与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不匹配第43页
     ·中国的合作金融制度上的缺陷第43-44页
   ·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的问题第44-48页
     ·合作性质的颠覆第44-45页
     ·无有效的管理者第45-47页
     ·法人治理结构残缺不齐——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第47-48页
4 重新构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第48-63页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对策第48-51页
     ·重新认识农村合作金融的职能第48-49页
     ·扩展农村合作金融的业务领域是当务之急第49-50页
     ·加强农村合作金融立法是保障第50-51页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第51页
   ·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第51-57页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模式改革第52-54页
     ·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改革第54-56页
     ·国家对农村信用社扶持政策的改革第56-57页
   ·其他合作金融机构的构建第57-60页
     ·农业合作保险的构建第57-59页
     ·农业合作银行的构建第59-60页
   ·重构农村合作金融的目标定位第60-63页
     ·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很难在现有的农村信用社框架下再生第60-61页
     ·发展合作金融的主要途径第61页
     ·农村合作金融重构的最终目标——服务“三农”,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第61-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缓释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