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矩形高桥墩的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高桥墩的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1.1 国内高墩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1.2 国外高墩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3 高墩稳定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 第15-17页 |
2 稳定分析理论 | 第17-23页 |
2.1 稳定理论 | 第17-21页 |
2.1.1 第一类稳定问题——平衡分岔失稳 | 第17-18页 |
2.1.2 第二类稳定问题——极值点失稳 | 第18-19页 |
2.1.3 稳定问题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2.2 非线性分析 | 第21-23页 |
2.2.1 结构非线性的概念 | 第21页 |
2.2.2 非线性的求解方法 | 第21-23页 |
3 方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性研究 | 第23-56页 |
3.1 本构模型的选用 | 第23-28页 |
3.1.1 钢筋本构模型 | 第23-24页 |
3.1.2 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24-28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28-34页 |
3.2.1 数值积分法 | 第28-32页 |
3.2.2 有限元法 | 第32-34页 |
3.3 方形钢筋混凝土柱的稳定性 | 第34-41页 |
3.3.1 方形钢筋混凝土轴压柱 | 第34-38页 |
3.3.2 方形钢筋混凝土偏压柱 | 第38-41页 |
3.4 方形钢筋混凝土轴压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第41-48页 |
3.4.1 初始缺陷的影响 | 第42页 |
3.4.2 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 | 第42-44页 |
3.4.3 纵向钢筋强度 | 第44-45页 |
3.4.4 截面配筋率 | 第45-47页 |
3.4.5 箍筋强度 | 第47-48页 |
3.4.6 箍筋间距 | 第48页 |
3.5 方形钢筋混凝土偏压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第48-55页 |
3.5.1 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 | 第49-50页 |
3.5.2 纵向钢筋强度 | 第50-52页 |
3.5.3 截面配筋率 | 第52-54页 |
3.5.4 箍筋强度 | 第54页 |
3.5.5 箍筋间距 | 第54-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矩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性研究 | 第56-78页 |
4.1 本构模型的选用 | 第56-57页 |
4.1.1 钢筋 | 第56页 |
4.1.2 混凝土 | 第56-57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57页 |
4.3 矩形钢筋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 | 第57-62页 |
4.4 矩形钢筋混凝土轴压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第62-69页 |
4.4.1 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 | 第63-65页 |
4.4.2 纵向钢筋强度 | 第65-66页 |
4.4.3 截面配筋率 | 第66-68页 |
4.4.4 箍筋强度 | 第68页 |
4.4.5 箍筋间距 | 第68-69页 |
4.5 矩形钢筋混凝土偏压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第69-77页 |
4.5.1 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 | 第70-72页 |
4.5.2 纵向钢筋强度 | 第72-73页 |
4.5.3 截面配筋率 | 第73-75页 |
4.5.4 箍筋强度 | 第75页 |
4.5.5 箍筋间距 | 第75-76页 |
4.5.6 截面面积 | 第76-7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方形和矩形钢筋混凝土高桥墩的稳定性研究与应用 | 第78-93页 |
5.1 实例分析 | 第78-79页 |
5.1.1 荷载计算 | 第78-79页 |
5.2 钢筋混凝土桥墩模型 | 第79-83页 |
5.3 方形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参数分析 | 第83-87页 |
5.3.1 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 | 第83-84页 |
5.3.2 纵向钢筋强度 | 第84-85页 |
5.3.3 水平力 | 第85-86页 |
5.3.4 截面配筋率 | 第86-87页 |
5.4 矩形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参数分析 | 第87-92页 |
5.4.1 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 | 第88-89页 |
5.4.2 纵向钢筋强度 | 第89页 |
5.4.3 水平力 | 第89-90页 |
5.4.4 截面配筋率 | 第90-9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3-94页 |
6.2 展望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