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明代哲学(1368~1644年)论文--王守仁(王阳明,1472~1528年)及陆王学派论文

圆融思维:阳明“四句教”新释

论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前言第6-7页
一、阳明“四句教”研究综述第7-16页
    (一) “四句教”争议之源起第7-10页
    (二) 现当代学者对“四句教”之诠释第10-16页
        1. 心体之建构第10-12页
        2. 心体之流行第12-14页
        3. 功夫第14-16页
二、“四句教”所牵涉之问题第16-23页
    (一) 本体之“有”“无”第16-20页
    (二) 流行之“善”“恶”第20-21页
    (三) 功夫之“悟”“修”第21-23页
三、圆融思维:伊圆三点第23-29页
    (一) 选择之理由第23-24页
    (二) 宗密之伊圆三点思想第24-28页
    (三) 作为方法之圆融思维第28-29页
四、心路三阶第29-33页
    (一) 心即理第29-30页
    (二) 一知行第30-32页
    (三) 四句教第32-33页
五、良知三维第33-40页
    (一) 心体诸说第33-34页
    (二) 理寂第34-37页
    (三) 知灵第37-38页
    (四) 虚妙第38-40页
六、良知三变第40-45页
    (一) 心—意第40-42页
    (二) 意—物第42-44页
    (三) 心—物第44-45页
七、致圣三门第45-52页
    (一) 格物第45-46页
    (二) 诚意第46-48页
    (三) 致知第48-52页
八、后学分化第52-59页
    (一) 说明第52-53页
    (二) 即本体即功夫第53-56页
    (三) 即功夫即本体第56-59页
余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退溪性情论思想研究
下一篇:熊十力心性革命思想探析--以《乾坤衍》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