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税家庭制改革及其实施路径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绪论 | 第12-21页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四)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19-21页 |
1. 主要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文章不足 | 第20-21页 |
二、我国个税改革的现状、困境及其症结 | 第21-26页 |
(一) 我国个税改革的现状(2011-2015) | 第21页 |
(二) 我国个税改革面临的困境 | 第21-23页 |
1. 税率失灵,调节贫富差距作用在减弱 | 第22页 |
2. 免征额一升再升,已无继续上升空间 | 第22-23页 |
3. 个税沦为"工薪税" | 第23页 |
(三) 我国个税改革面临困境的症结 | 第23-26页 |
1. 纳税单位不合理 | 第24页 |
2. 分类税制不公平 | 第24-25页 |
3. 计征时间不统一 | 第25-26页 |
三、我国个税改革的最佳选择:个税家庭制 | 第26-33页 |
(一) 个税家庭制是我国个税改革的最佳选择 | 第27-30页 |
1. 家庭对于我国的独特影响 | 第27-28页 |
2. 个税家庭制能够克服现有弊端 | 第28页 |
3. 单一税等其他改革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 | 第28-30页 |
(二) 我国建立个税家庭制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 第30-33页 |
1. 我国个税家庭制的理论供给日益完善 | 第30-31页 |
2. "互联网+"为个税家庭制提供技术支撑 | 第31-32页 |
3. 域外税改为我国个税家庭制提供有益借鉴 | 第32-33页 |
四、束缚与挑战:我国个税家庭制改革障碍重重 | 第33-40页 |
(一) 个税税制障碍 | 第33-34页 |
1. 家庭单元法律界定不清 | 第33-34页 |
2. 家庭生计费用扣除制度缺失 | 第34页 |
3. 分类个税制与家庭制不兼容 | 第34页 |
(二) 个税征管机制障碍 | 第34-36页 |
1. 个人税号制度尚未建立 | 第35页 |
2. 信息共享平台亟待完善 | 第35-36页 |
3. 家庭户籍制度改革滞后 | 第36页 |
(三) 个税纳税申报障碍 | 第36-40页 |
1. 个税纳税人意识薄弱 | 第37页 |
2. 个人自行申报激励机制不足 | 第37-38页 |
3. 个人纳税信用评级制度缺乏 | 第38-40页 |
五、突破与超越:我国个税家庭制改革实施具体路径 | 第40-46页 |
(一) 个税税制改革路径 | 第40-42页 |
1 确定家庭概念,优化家庭结构 | 第40-41页 |
2. 完善家庭生计费用扣除制度 | 第41页 |
3. 逐步建立综合所得税制 | 第41-42页 |
(二) 个税征管制度改革路径 | 第42-43页 |
1. 建立个人纳税识别号制度 | 第42页 |
2. 完善全国税务信息共享平台 | 第42-43页 |
3. 加快推进家庭户籍制度改革 | 第43页 |
(三) 个税申报改革路径 | 第43-46页 |
1. 强化个税纳税人纳税意识 | 第44页 |
2. 完善自行申报奖惩机制 | 第44-45页 |
3. 建立个税纳税信用评级制度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