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学(农艺学)论文--作物生物学原理、栽培技术与方法论文--作物生理学论文

农作物营养成分与地域关联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饮食观念的变化第9-10页
        1.1.2 地域因素和作物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多领域的营养成分研究第11-13页
        1.2.2 小样本的营养成分研究第13-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论文组织第15-17页
第二章 主要分析方法第17-25页
    2.1 皮尔森相似系数第17-19页
    2.2 向量空间余弦相似度第19-25页
第三章 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第25-31页
    3.1 相关粮食作物简介第25-26页
        3.1.1 玉米第25页
        3.1.2 小麦第25页
        3.1.3 水稻第25-26页
        3.1.4 粮食作物的重要性第26页
    3.2 数据收集和预处理第26-31页
        3.2.1 作物数据第26-28页
        3.2.2 温度以及降水量第28-31页
第四章 地域-作物产量关联性研究第31-47页
    4.1 地理区划第31-32页
    4.2 华东地区第32-34页
    4.3 华北地区第34-36页
    4.4 华中地区第36-38页
    4.5 华南地区第38-39页
    4.6 西南地区第39-41页
    4.7 西北地区第41-43页
    4.8 东北地区第43-45页
    4.9 不同地区之间的产量关联性第45-46页
    4.10 中国主要作物的地域分布第46-47页
第五章 作物-营养成分含量关联性研究第47-53页
    5.1 作物中的脂肪含量分析第47-48页
    5.2 作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分析第48页
    5.3 作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分析第48-49页
    5.4 作物中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含量分析第49-50页
    5.5 作物营养成分的相似性对比第50-53页
第六章 地域因素对营养成分的影响第53-59页
    6.1 地域-营养成分关联性研究第53-54页
    6.2 温度和降水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第54-55页
    6.3 温度和降水与地域营养的关系第55-59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秸秆还田对滴灌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生态环境影响的灌区节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